陈龙,陕西白水人,家在史官仓颉庙门前,别署得云堂、清逸草堂。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供职于渭南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渭南市政协委员,陕西书学院创作委员会委员,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渭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渭南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渭南市书画教育协会副会长,渭南高新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青年书法家,陕西省教学能手,渭南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渭南市市管拔尖人才,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万福迎春”公益活动先进个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万福进万家”公益活动全国先进个人。
曾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展,第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青年展,全国首届西部书法展,全国首届临帖展,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邀请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邀请展等全国展览20余次。获陕西首届临帖展优秀奖(最高奖)、全陕首届青年书法展提名奖、陕西省第四届自作诗文书法展三等奖、第二届陕西书法奖银奖、全国首届临帖展优秀奖(最高奖)等,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等专业机构收藏。
作品欣赏
书坛才俊看陈龙
文/史星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这一生所走的路,冥冥中好像上苍早就写好了剧本,我们置身其中,似乎浑然不觉,又似乎都顺理成章。
就说我眼前的书家陈龙吧,他生长在白水史官,村北不远处就早有了一座仓颉庙。仓颉庙大殿楼台高耸,古柏常年青翠,还有比这些更为古老的文字,其石碑深掩其中,甚至覆了青苔。这是一条古老的文脉,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据传仓颉四目如炬,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汉字就这样诞生了。因此,汉字便具有了人性与神性。而依托汉字化笔墨如云烟,就产生了中国书法。
近水楼台先得月,陈龙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与文字结缘实属理所当然。陈龙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上的是西安美院,书画是其专业,毕业后教书育人,这样书画更是其志业和职业了。我和陈龙是新千年那个春天认识的,他叫我老师,我称他为朋友。他那时的字,受二王以降帖学影响大,灵动俊美,有书卷气,尤其是大幅多字作品,规矩中多洒脱,曾数次入选国展获奖,而为当代书坛所瞩目。陈龙从帖入手,这与我当年走过的路很相似。帖讲笔墨,讲韵味,而这正是书之血脉,也是书家儒雅情怀使然。
每过些日子,陈龙都要带来或手机发来他最近一段时间写的字。陈龙是勤奋的,有量的积累,就每每多有出彩佳构。作为书家,一方面要在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一方面又要敢于将自己一把揉碎了重塑一个新我,这样才能成为独立于书坛的这一个。陈龙一直保持着这种自觉。尽管那时陈龙已有了不错的成绩,但时间长了,他还是对自己不满足起来。
我很赞赏从事艺术的这种不安分。守常是一种定力,但通变更需要勇气。我当年告别十二年的临帖,后来进入另一个十二年习碑时间,就有类似的感受。我开始将我的学碑体会与他经常探讨。我建议他不妨也多写写碑,因为碑能洞达骨力。学书我主张拾到篮子都是菜,在博的同时再精临细究。于是陈龙便开始了他的习碑之旅。他能下得苦功,一日有一日之积累,一日便有了一日之境界。前段日子他发来了他最近写的字,果然书风变了,变在不知不觉中,在通脱圆融中有了沉着痛快。
碑帖再融合,将是陈龙今后要继续走的一条路,他会一路走得铿铿锵锵,脚下生风。陈龙刚届知天命之年,随着笔墨的锤炼和人生的练达,眼前正一片好风光。依陈龙的聪慧好学,他一定会走进一个更新境界。我看好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