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旧曾谙——许十明艺术风格蠡测

发布时间:   作者:丁亚雷  来源:中国文化报

江南的春天(国画) 许十明

江南的春天(国画) 许十明

原标题:风景旧曾谙

许十明可以说是一个一生都浸润在江南烟雨中的画家,虽然他早年求学于艺术专门学校,但从其一生的艺术道路来看,成就他的仍然是吴门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自然风貌。可以说,许十明的绘画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在吴门烟水中的直接生命体验。这种风格,从他20世纪50年代进入创作盛期便已经开始确立了,并一直贯穿于他后来的创作道路中。

1956年5月的《美术》杂志以彩页形式刊发了许十明的作品《江南的春天》,引发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问题的讨论与思考。《美术》杂志又相继在当年9月号和次年的2月号上刊发了多篇配有“编者按”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了许十明这件作品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引起的高度关注。《江南的春天》是一件花鸟和人物兼有的作品。作品立意温婉含蓄,充满时代的气息,带有淡淡的诗意,并不失生活情趣。主要的争议在于艺术家的视角选择和画面构图上。这些问题在今天当然都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当时,对许多人来说,许十明作品的构图还是超前的。

许十明在作品中采用了散点透视的取景方法,把传统山水画中移步换景的大视野搬到了人物画的小场景中,这是这件作品让人觉得与众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直观的比喻,就像是我们在拍摄影视作品时使用的大摇臂,观察视角从近景的三只鸡的特写,有了一个突然提升,摇到了桃花的上面,再穿过桃花,以俯视的角度投向了绣花的女子和她的孩子,并将更远处的桃林和耕牛拉到了镜头里。这一系列推拉摇移的视角转换,最后都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中,如果没有高超的视觉联想和理解能力,是很难用画笔诠释出来的。正因为许十明的构思超出了当时人们的理解,所以《江南的春天》才能引发出激烈的讨论。

许十明无论在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题材的创作中,都始终贯穿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艺术必须为现实服务的特殊时代,扎根生活、表现生活是所有艺术家的不二选择。许十明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从许十明的作品中注意到,他的画面所流露出来的生活气息不是堕入红尘的世俗烟火气,而是一种格调清高、沁人心脾的生命活力。江南的稻田、果园、水乡,太湖的溪岸、归舟、渔港,在许十明的画中,都是那么灵动鲜活。有人认为,与同时期的许多其他画家比起来,许十明的画面要更清新,更有自然的味道,也更凸显出文人画的气质。

除了短暂的应邀赴京创作交流之外,许十明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江南度过,最远不过雁荡、新安,但这并没有限制住他的观察视野和创作思路,这与许十明过人的艺术概括和提炼能力不无关系。中国画是强调先师心,再心师目的,画家不但要外师造化,更要中得心源。从上世纪50年代以《江南的春天》为代表的人物花鸟画等生活题材,到后期以山水画为主的创作转变,许十明的绘画其实一直都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心画。

他的江南园林、太湖渔村、流水人家、雁荡写生、新安风貌,无不是经过其概括和再加工的生活与造化。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都知道,赭石和花青是浅绛山水中主要的设色选择。汁绿往往在工笔花鸟画中比较常见,是画家用藤黄、花青和朱磦调和出来的一种嫩绿色,往往用来作嫩叶的底色。大面积地将汁绿用于山水铺施不好掌控,容易流俗。但我们看到许十明的太湖水乡,却别有一番清韵。许十明创作构图奇绝、用色大胆,这也是他艺术概括和提炼能力的直观体现。

今年是许十明先生辞世20周年。作为姑苏画坛的一代宿儒,许十明曾经影响了许多后学。“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今天我们发掘许十明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也是因为其艺术有打动我们的地方,它可以重新唤起我们某些日渐模糊的文化记忆,让我们承担起在新时代接续“历史巨链”的荣耀和使命。


编辑:张瑞琪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