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朝书《兰亭序》局部
张国朝书《兰亭序》
人生来到世上,从无知到知之,学习伴随终生。读书是人生求知的不二途径。对于习书,吴丈蜀先生曾云:“习字原无便捷途,期成端在下功夫。二分笔砚三分看,余看还须广读书。”读书可读有字书和无字书。有字书即他人和前辈智慧、经验的结晶,学来丰富自己;无字书乃大自然之书,与君子贤达交往之书。有字书和无字书正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为有字书,而后者为无字书。
曾国藩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只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尝听人言,人之面相有再生之术。从父母所生面相,到后来由学养而浸润再生面相,再生为读书重塑。又云:“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所谓学术大家,其晚年语出珠玑,哲理参透,面相若佛、若仙、若道。如白石老人、宾虹先生、散耳林老、完白诸贤等。
近读曾国藩有关读书文章,足可仿效,说来给大家听。一是读书要读经典。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其中的智慧、思想经过实践验证,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收。知识性的东西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能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要读经典。二是读书要有“笨劲”。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笨劲儿,就是读书要能吃得透、识得深。如此笨拙的读书方式,无意中培养了我们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的品质。事实上,现在人读书还是不少,买书和藏书也不少,大家都在泛读经典的书,不够经典的古励志书读的少,因此对于修炼学养、陶冶人格、学以致用,收之甚微。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抠死一本经典,往深里沉浸下去,须历困勉之功。像王国维先生所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情,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才能最终获得有价值的东西。曾国藩言:“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读书还要养成作札记,学会动手,边看边写,略作札记,以表所得所想所感,更要记着有何疑惑。这样做,正谓“学而时习之”。先读书而后学,深刻领悟其奥旨。
所谓读无字书,即行万里路,暂别家人,轻装简行,游名山大川,领略自然风光,感天地造化之奇,悟人之顺势而为。访仙贤故居,效圣人之礼,阅哲人生命轨迹。若得住宿农桑之舍,聆听乡野风俗与趣闻,循入根土,乃平淡园田浴洗之幸,是修身也是修艺,诸如徐霞客、邓石如、林散之等。黄宾虹先生告诫学生林散之说:“凡病好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或可去也。古今大家,成就不同,要皆无病,肥瘦异制,各有专美。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能避其所短而不犯,则善学矣,君其勉之。”“余复敬听之,遂自海上归,立志远游,夹壹册壹囊而作万里之行。”“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游记若干篇;行越七省,跋涉壹万八千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吾之学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入河南书法函授学院学习,师承张海先生,至今已有数十年。近年又有幸追随先生左右,得先生面授炙诲,亲历先生德厚,治学、为艺、处事、待人,真一部读之不尽之大书矣!先生已届古稀,为西部书法人才培养及中国书法均衡发展大计,倡导并斥资举办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研究班,开设楷书、行草书、隶书、篆书和理论专业班,前后举办两期,共十个班,培训学员六百五十名,遍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内蒙、新疆、西藏、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参加培训学员除来往交通费外,诸如教材、授课、考察、食宿、纸墨等,费用全免。第一期研修班结束后又举办了学员作品展,出版作品集,并对首期理论班编辑出版了学员书法论文集。此项惠民工程所需资金全是先生出资。如此大德,世所鲜见。内蒙学员姜春水曾赋诗《哲助西部书学赞先生义举》:“嘉开义举几多人,世少知音大朴存。且喜中州七秩叟,又逢西部四时春。一庭芳草年年绿,半宛藤花日日新。为贮英华匡学荣,千秋文字长精神。”
先生治学严谨,仅从书写出版《隶书千字文》一事足见其精。让我分检《书法大字典》,标明千字文中所用字体页码,先生对历代书家字迹,择其最合理的写法,书写成文。先生作为书界领袖,视书法如生命,有着独到的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有着宽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历史经验,超乎常人的毅力及耐心,经过不懈的探索,破古成新,四体俱佳,独领风骚,逾古稀之年,怀着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如此考究结字,而且历时数月反复书写,力图笔笔精到,其治学为艺谨严可鉴。
读有字书,读无字书,读经典之书,借经典之智慧滋养,脱尽吾之凡胎俗骨。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