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学术面前,市场就是个屁”。话虽有点粗,但文章写的不错,揭露了一些靠某种外在的力量,比如资本炒作、社会地位等因素而炒高画价的社会怪象,指出“这样的画价格再高,由于没有学术性,也是历史的垃圾,将来终归是一片废纸”。
只是有一点我不敢苟同,“学术性”究竟是什么?难道“学术性”就是一位纯洁无瑕的少女吗?
事实恰恰相反,在市场面前,学术就是个“婊子”。
如果不信,你可以把近十几年来画价奇高的那些在世的画家排一下。你会发现,凡画价高的,背后都有一批号称“理论家”的人,以“学术”的名义,在那里大吹特吹。君不见,国家级美术机构的一些显赫人物,无论技法还是思想性,与八大美院的一般教授并无多大差别,但是,由于有一大帮以“学术的名义”在那里互捧,于是乎出现了市场的奇好。
在这里,学术又是什么呢?
学术不就成了出台的“小姐”了吗?
市场奇好的画家,一定有大把的银子拿出来,雇佣人进行所谓“学术的包装”,披上“学术的名义”,在那里招摇撞骗,这个时候,“学术”就是个出台的“小姐”,哪里价高就到哪里去。一个市场上没有一点影响的画家,手头如果也没银子,自己又没有一帮子爱帮忙的哥们,你想让你的作品有“学术性”?做梦去吧!如果作品真的好,但没有市场,也不会在你在世时被学术关注,因为你没银子去请出台的“学术小姐”,最多你学黄宾虹一样感叹一句:五十年后再看我的画。
黄老言重了,你能言中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问题,而是作品是不是为人民所创作,有没有正能量、感染力,体现没体现这个时代的风貌。这几点都有了,人民喜爱了,传的开留得下了,没有“学术性”又如何呢?而那些恶俗恶心的东西,一大批理论家以“学术”的名义在那里胡吹,这样的“学术性”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避免在市场面前,学术成为“婊子”的下场,关键是要肃清美术评论界的歪风邪气,不能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关系的深度等于评论的美誉度。而要真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把那些体现这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好作品找出来,把那些与中华民族审美价值格格不入的艺术的垃圾批下去。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用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理论武器,大胆开展美术评论与美术批评,引导美术创作多出优品、多出精品,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美术作品来。让我们的艺术家真正回归到创造美的正路上去!这才是新时代艺术的核心。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