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朝手稿
○ 张国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被知识、经验、认知等逐渐同化的过程中,初心也渐渐涂上了纷繁的颜色。李贽《童心说》里讲:“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于是,我们逐渐“被成长”。“被成长”的过程,真性渐失,初心渐泯,对事物的判断也就越来越“被动”。心生杂念,即有心垢。人越来越“成熟”,也就越来越“虚假”,所谓“俗之渐民久矣”。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的社会里,我辈凡人,更应该注重修行,时常洗心,保持初心。
洗心,即涤垢洗瑕,不生私意,不存欲念。历经岁月磨蚀,世事淘沙,洗去铅华,涤除俗垢,复归赤子之心。赤心者,无知、无俗、纯净、真实。曾见尘沙蔽日,雾霾障目,一朝清霖普降,世界清新,万里无余;暑气嚣张,热浪难耐,一霎倾盆冲刷,云卷虹霓,身心凉爽。
张国朝临《龙藏寺碑》(局部)
洗心曰“静”。即从安静、清净、冷静、寂静处洗心。清水磨墨,清水磨人;笔洗洗笔,笔洗洗心。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众人欣喜若狂其乐陶陶,好似赶赴盛筵,又像春日里去登台眺望。惟我淡泊而无动于衷,就像还不会啼笑的婴儿一样。面对纷纭众相,我自岿然不动。
洗心曰“敬”。即从敬畏、敬肃、敬戒、尊敬处洗心。修己以敬,修养自己应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须以敬畏之心、严肃之心、慎戒之心去对待自己,修艺亦是修己,修艺以静。如蔡邕《笔论》讲的:“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敬于事,受人尊敬,取信于人;取信于人,方有自信,敬事就是敬己。古人大量的“敬事”、“思言敬事”等印章,正是君子的修身之道。
张国朝临《龙藏寺碑》(局部)
洗心曰“舍”。吐故纳新,舍旧我求新我。人生在世,俗壑难填,追名逐利,生性使然。守住本真,抛却罣碍,非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而不能,升华精神,坚定意志。故知“舍”需要过人的勇气,“纳新”需要过人的智慧。敢于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挫折,敢于承受各种批评,平心静气,孜孜矻矻,无间寒暑,辛勤耕耘,守住自己的黑白天地,“有我还在无我中”。
洗心曰“慎独”。“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修为,是操守,更是境界。“吾日三省吾身”,时常反省,心怀诚恐,临深履薄,岂敢懈怠?为艺之事,亦当慎独。我们每个人学书多年,经历和体会各自不同。已有的经验多是从他人处学得,同时,我们每天又在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质。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们是否自己反省过:大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现在,而忽略过去;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只看见了人,而忘记了初心。言为心声,歌以咏志,书为心画,正如《华严经》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洗心曰“神凝”。凡事须专一用心。正如仲尼所见疴偻承蜩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于此道我有亲历感受:忆儿时,盛夏正午,热浪扑面,蝉噪林静,约伙伴数人,手持长竿,腋下夹自制面筋,于林中黏蝉。所用面筋,取小麦面粉和水,和成适宜面团。再用清水反复洗面团,制成面筋。遂采鲜麻叶包之,夹于腋下微焐,黏性极强。黏蝉时,取花生粒大小面筋,固于长竿顶端细铁丝之上,专黏蝉之翼,也曾十有八九得中。洗练的技艺的发挥,贵在安处定神,心无二念,纵外物纷繁,我心会神凝。
余尤为欣赏明代董其昌《仿苏文公帖》中所讲修禅息妄净心之做法:“修禅之法,行住坐卧,综当调心,随时调习,亦有三法:一是结缘收心。唐人诗云:‘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曰用间一心不乱专持佛号,行住坐卧绵绵密密,毫无间断。二是,借事练心。常人之心,欲情浓厚,须随事磨练。难忍处须忍,难舍处须舍,难行处须行,难受处须受。久久练习,胸中廓然。此是现前真实功夫。古语云:静处养气,闹处练神。心不借事练,则私意不除。最当努力。三是,随处养心。坐禅者调和气息,收敛元神,只要心定,心细,心闲。今不得坐,须于动中习存,应中习止。立则手足端严,行则步与心应,言则安和简默,一切运用端详。间泰勿有疾言遽色。虽不坐而时细密时安之。如此收心,定力易成。”愚昧如我,既无慧眼,又无慧心,妄想防非止恶、息虑静缘、破恶为证,以期戒定慧,实属枉然。不奢想智慧,但求灭妄念。
洗心既要有超乎物外、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享受,又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和担当。书虽小道,亦有大用。我辈生逢盛世,性笃书艺,更应自励自勉,洗心静定,循先哲之迹,承先哲之志,“涤垢洗瑕,以倡四海”。
个人简介:
张国朝 号危石、瓦屋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研修班负责人兼班主任。卜里书院山长。先后出版《墨海弄潮作品集·商朝卷》《张国朝书法作品集》《张国朝励志奖学基金书法义展作品集》《张国朝临王羲之(圣教序)颜真卿(祭伯父文稿)》《张国朝书法》《张国朝书法联语故事手卷》《我是老师》《寻觅真经——张国朝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鲁公三稿)(智永真草千字文)(陆柬之文赋)(李思训碑)(龙藏寺碑)系列》等。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