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霜林,男,生于1957年,陕西潼关县人,中国美协会员、专业画家,中共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常委,现任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陕西大美术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2012年度陕西文化产业行业十大领军人物、西安市文物保护先进个人,荣获陕西省2O16年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在艺术领域辛勤耕耘,深研绘画技法和理论。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组织策划了如“秦岭最美是商洛”等一系列全国大型书画活动;论文《再造一个感知文化的古道驿站》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政治工作与“三严三实”教育全书》收录;作品《高原之秋》荣获法国卢浮宫沙龙展优秀奖。诸多国画山水作品被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收藏,绘画风格得到了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嘉许认可。
二十年来,杨霜林致力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先后从城市拆迁废墟中扒出近八万块明代老砖,十五万页明代老瓦,用于北院门高家大院的修缮和保护;近五年来,徒步三千七百多公里,跨越无数山沟,走遍陕北二十多个区县,收集了一千多孔老窖洞,用于延川文安驿古镇的恢复建设。同时,杨霜林以陕西美术产业化发展为己任,为陕西省美术产业化的升级、为西咸中国美术城的规划建设、为甘谷驿古镇、佳县产业转型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圣地河谷——金延安等项目的实施和统筹管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新途径,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黄土之秋
黄山观云图 190×200cm,2015
故人观瀑图
秦岭云屏2016
美丽中国江山多娇
把美协打造成会员施展才华的舞台
杨霜林到任以来的一年时间,是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焕发出全新活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从人员到组织,从作品创作到学术支撑,从艺术水准到社会影响,都获得了脱胎换骨的提升。但谈及这一年来的成绩,杨霜林却表现得非常谦逊。
他说:“多年来,在陕西美协王西京主席的率领、领导和整体策划下,西安美术事业或陕西美术事业,紧紧围绕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北京全国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也一直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沿着这样一个正确方向走到今天的。充其量,我是一个把艺术转化为财富的实践者、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统民居的修复者和艺术走向世界的探索者。所以我身上除了担负着责任和职责外,没有任何让我自傲和自满的地方。唯有的,是一心为陕西的美术事业、陕西的文化产业多做一点应有的贡献。”
对于杨霜林来说,美协主席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西安美术家协会是担负着700多万西安人民对美学的希望和要求,我们要如何在我们这一届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夙愿——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利用美协的平台来宣传西安、歌颂西安、传承西安传统文化的历史,更主要的是能够尽可能的做到多少算多少,提高全西安人民的美学意识。”
提高美学意识,根本的目标在于提高国人的文化道德意识。杨霜林力主加强少儿美术教育,因为他坚信:“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它包含着儒、释、道文化的精粹。如果全西安人民都逐渐提高起来美学意识的时候,全民道德意识也就提高了。”
“儒家的思想是敢担当、拿得起,仁义礼智信就讲担当的一切责任和义务。佛家是知无常、放得下,一切都在变化中,最终佛心归一。道家是懂无为、看得开。这三种理念同时灌注在传统美术里,再表现为气、势、运、笔、墨。其中,气势运是主题和胸怀,笔墨则是表达所用的语言,语言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
“因为有胸怀,毛主席才能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乌蒙磅礴走泥丸’;写出‘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再看看历史上的山水画,无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还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有博大的气势。所以,一边练笔墨、一边练胸怀,是每一个画家都应该进行的修炼。”
除了加强画家自身的修炼,杨霜林也为西安美协的整体发展绘制出一张蓝图:
“第一,强化队伍建设。吸收一批年富力强的美术工作人员和美术爱好者加入美协,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大队伍,增强会员质量,以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美术实践和美术创作活动。
“第二,加强美协会员之间的联系以及学术之间的交流。仅2016年底至2017年初,西安美协就组织了11次文化下乡,这是从没有任何协会做到过的壮举。活动中,既有城市的画家走进农村,也有农村的画家来到城市,这是美协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一大举措,同时增强了地方协会画家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是协会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让更多的会员知道我们美协的存在,知道美协新任主席团对大家的重视。在加强会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术建设。具体举措是,吸收聘请100名以上美院退休的老师、老教授、画院退下来的老画家,作为西安美协的学术顾问团,为美协会员们指导创作水平、笔墨技巧。总的来说,美协未来的发展要一手抓灵魂建设思想建设,一手抓学术队伍建设,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学术队伍在后面支撑,不愁我们出不了顶尖美术人才。”
在杨霜林心中,美协组织不是纯学术机构,而是一个协调服务机构。在工作中,他时刻提醒自己和各位工作人员:“不要把美协当成研究院或研究所,我们的任务是搭建平台,联络感情,让更多的美术爱好者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华。我们的任务是让更多的美术工作者用自身的行动熏陶、感染身边的人,从而提高全民的道德意识与美学意识,这是千年大计、百年大计。”
正是因为抱着这样崇高的理想,杨霜林从来不把自己当成“领导”看待,他深情地说:“我的目标,是为西安所有的美术家做好‘孺子牛’,为大家做好服务,让更多的画家和会员通过美协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潜力,得到应得的荣誉和地位。”
签约仪式
文安驿古镇保护利用项目签约仪式
高家大院内景
修复后的文安驿
画家当为时代创作
12岁学画,其后无论身份和环境怎样变化,杨霜林从来不曾搁下手中的画笔,从来不曾放下心中的艺术梦想。他走南闯北进行大量写生,倾情笔墨于纸中,置身于华夏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用一幅幅壮美雄伟的山水作品,给人们一个绚丽多彩的祖国西部河山,而这山水的气势,或者说就是杨霜林的气势。
业内评价他的作品:“苍劲却不失气韵,浑厚并伴有隽秀。”他的作品《黄土之秋》获得了法国卢浮宫世界艺术沙龙展入选作品中唯一的“特别奖”,2007年他的山水画作《三台云水》被作为“中国十大山水画家”展出作品之一,与国内一流的山水画家的作品一起被收藏,同年6月,他和王西京先生组包的当代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则率先进入资本市场,成功发售。他的代表作品《天地造物》《祁连雪》《黄河第一湾》等均取材于西部的大好河山,立足于淳朴的民风民俗,反映着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以“西去的骑手”、“山水的牧者”的姿态,让激情跃然纸上,挥洒在笔墨之间,来诠释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杨霜林是根植于传统的艺术大家,他总能给人一种自信、儒雅、洒脱、沉静、智慧,他的内涵不是来自后天的恶补修炼,更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来自常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滋养。言语之中透露着文人墨客的雅致情趣,诗词文章张口即来,待人接物周到细致,这正是常年文化的感染。对于他来说,艺术不仅是遣怀寄性的载体,更意味着文人的责任与担当。
“何谓‘文人’?文人首先是要有文化,但核心问题是取决于他的契机、他的情怀,他的三观。如果一个有文化的人具备了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自我的世界观,他将会成为这一个时代的文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不断需要新的内容。在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十分严重的今天,尤其需要文人的担当。”
在杨霜林心中,为国赴难的屈原就是一位真正的“文人”。他感慨地说:“对于先贤,我们只是继承和发扬而已,没有任何资格去自喻或者自夸,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践行。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核心就是‘一个艺术家要想有成就,首先要自觉地融入到人民群众中,手拉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欢乐人民的欢乐,忧患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才能创造出有利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习总书记对当今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方向与毛泽东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双百方针和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思想是相得益彰的。文化复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很多的文人愿意为文化共同担负起这个历史赋予的责任、权利、义务。历史同时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无不映射和代表着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思想理念。”
望月 190×200cm
忆江南
秋山行舟图
秦岭最美是商洛
革命圣地照金
黄土地文化为祖国带来正能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秦人,杨霜林有着浓厚的黄土地情结,尤其对陕北窑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几乎每年都要去陕北写生,并在延川县投资建设了文安驿古镇文化园区项目。
“当我看见文安驿那一片废墟的窑洞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不是这一片窑洞的废墟,而是一千多年前那种繁荣的景象。陕北有一个说法:‘文出两川,武出三边’,其中‘两川’就指宜川和延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工作过生活过七年,他说过,自己的世界观就是在这里形成的。这里的土地是肥沃的,这里的营养是丰富的,人民是朴实善良的。我们从中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有益于我们创作的激情和素材,所以我在此投资,帮助它恢复往日的辉煌。”
2015年9月20日文安驿古镇文化园区开业的时候,杨霜林曾在致辞中深情地说:“文安驿如同一个千年老人,在默默地守候着这块土地,守候着等待着,守候着什么,等待着什么,等待着这个朗朗乾坤的明君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一个知己知音能够让他们恢复往日辉煌的艺术家的到来,我们就是这批艺术家,我们又在朗朗乾坤的明君时代发现了这个驿站,我们又把它恢复了当日的辉煌,这就是给它已经断掉的一千多年的文脉重新接续下来,让它重新焕发出当日的辉煌,讲述着当日的故事。”
在杨霜林的心中,陕北人朴实、善良、厚道、包容,有了陕北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身为艺术家,应该从这个角度看待黄土地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带来的正能量。
“我们陕西自古以来就有‘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说法,这样才奠定了黄土地很厚、人情味儿很浓、商品意识很差的陕西文化、黄土文化,并孕育出了伟大中华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自然在斗争中共生,斗争精神和生存意识同样强烈,而不是像欧洲文化那样,等着地球毁灭了坐方舟逃难。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安驿梁家河走出来,绝不是一种偶然。他与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结,而这同样也是我对黄土地的认识,黄土地的情结。”
高家大院内景
《尘封的文明》
《照金》
《终南秋居图》
企业家的智慧文人的情怀
众所周知,杨霜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一位优秀的美协领导人,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自己的多重身份,他幽默地调侃道:“在画界,我是把企业做到最好的;在企业界,我是把画画得最好的。”而在旁观者看来,真正把这几重身份牢牢联接起来的,是杨霜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对祖国、对时代的满腔热情。
从一个知名地产商发展为一个文化产业集团的董事长,杨霜林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怀,让艺术走近商业,让商业服务艺术,进而用艺术服务社会。他为当前艺术品市场的诟病和文化发展表示担忧,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向往,杨霜林创立了以美术为主导产业的专业集团公司,打破了传统企业粗放式的纯利益发展,将文化与产业结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结合的经营方式,用来服务他心中的文化情怀。
他创办的大美术文化产业,从不单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历史效益。文安古驿和高家大院的修复工程,正是杨霜林寄情于传统、根植于传统、挖掘于传统、更振兴于传统的具体体现。
小而言之是为发掘和保护文物民俗,于大而言,体现杨霜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民族大义感,以此重塑中国文化的根脉,深植民俗民风民情,让艺术来源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对于文安驿和高家大院的成功的案例,无不展示着杨霜林身上所具有当代“文人”“艺术大家”“企业家”的高贵品质和艺术情怀。
文化艺术报记者 白振华 倪尧 见习记者 陈慧娇
编辑:惠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