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1907——1996),江苏无锡人。1926年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师吴镜汀。曾任北平中国画研究会讲师,京华美专教授、教务长,北平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监察委员、中山书画社社长,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今年是周怀民诞辰110周年,因旧城改造拆迁,周怀民藏画馆在无锡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的新馆对外开放,展示了他所捐献的书画作品。周怀民,这位鉴藏家中的“京派”画家,再一次走入公众的视野。
因学习而收藏 因保护而捐赠
周怀民一生坚持收藏鉴定古代书画珍品,1984年,他将74幅古画以及自己与友人画作200余件,悉数捐赠给家乡博物馆,为此,江苏省无锡市政府建立了“周怀民藏画馆”。周怀民对故乡文博事业的无私捐赠、对老家无锡的拳拳之心,感染并影响了很多人。据其子周国良回忆:“父亲在潜心钻研中国画传统技法时迷上了古代书画,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开始用售画的钱去收购散落在画铺的古画。父亲把这些藏画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不是将所藏作为求名谋利的手段,而是作为共同学习与鉴赏之用,每当有友人想欣赏,他总能满足所求。”
捐赠给无锡的这批古画,是周怀民通过买、换、捡漏获得。“文革”期间,这批古画险遭不测,为了保存这批古书画,他主动向北京画院提出保护要求,才得以封存起来躲过红卫兵的抄家。“文革”后古画归还时缺少了最为珍贵的5幅,后经多方协商寻找才由故宫博物院送回。后来,唐山地震时周怀民所住房屋几乎坍塌,他与夫人回无锡暂避,其邻居总政歌舞团演奏家李国槐腾出自己的卧室帮助将这批古画妥善保存。在老先生看来,画比生命还重要,通过这两次险情,他与夫人、子女共商决定将作品捐赠家乡。见证此次捐赠的高桦女士感叹:“周老一生勤俭,卖画所得也不买房置地,即便在操持6个子女生活的情况下,也要省出钱来购买古画,直到临终时还住在租赁来的两间公房内。”当时周怀民在捐赠时说:“这些古画是国家不可再生的宝贝,在私人手里早晚会出问题,不是损坏就是流失,捐给国家才最放心!”
从电报局职员到“京派”画家
作为北京画院老一辈画家,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介绍说:“周老与许多中国画家一样,艺术生涯基本伴随了整个20世纪。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就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声誉,以‘芦荡’题材闻名。”
但是,这位“京派”画家代表人物,却曾是一位学土木建筑的电报局职员。周怀民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报考了土木建筑。学建筑设计必须要绘图,周怀民的艺术天分便被激活了,画画从此成为他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学校毕业后,他又在北京电报局谋得一份差事,开始一面工作,一面刻苦学画。
尽管生活很艰苦,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为了到故宫临摹古画,便从工资中留下一部分买门票。 他偏重宋代绘画的临摹,尤喜南宋马远、夏圭,同时阅读、钻研绘画理论,向当时著名画家请教技艺。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支风骨遒劲、浑厚苍茫的画笔和一双辨别真伪、深邃锐利的鉴画“火眼金睛”。1926年,有了绘画基础的他进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从吴镜汀学习山水画。
后来,京华艺专校长特聘他去该校教授国画,又任该校教务长。1934年,他又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山水画兼职教授。虽非科班出身,却取得不俗的艺术成就。周怀民靠天赋,也靠后天的勤奋与钻研。黄宾虹曾在他册页中题道:“宋画尚工特精丘壑,元画尚文兼美笔墨,唐六如法李晞古,恽南田仿倪云林,皆取古人之长,怀民先生天资聪颖,学力研深。”
由师古人到师造化
周怀民画师古人,这个基础也为他之后的风格转型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面临被“改造”的境地,山水画也从传统文人画的个人抒发转向真实地再现建设活动场景,周怀民和许多山水画家一样外出写生,尝试转变题材描摹新中国建设面貌,并在新的环境中主动转变自己既成的画风。20世纪50年代,周怀民怀着对新生活的热爱,以笔墨讴歌时代新面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描述:“他登雁荡、赴龙门、上长城、下三峡、走工地、到农村,状山河巨变,抒满腔情怀,将梯田遍野、烟囱耸立、千岩竞秀、百舸争流、红旗掩映的新风新景一一入画。”
改革开放后,周怀民每次回家乡都喜欢住在太湖边,他曾深研马远的画水法,太湖的一川烟水是其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他的山水中常常可以看到太湖中的“芦荡”,这也形成其作品中独有的山水面貌。1947年,他在无锡城中公园同庚厅举办画展,一幅幅画面上的芦苇随风摇曳,渔人驾舟捕鱼,湖光山色尽入画中,“周芦塘”也随之成了他的雅称。对此,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研究员马明宸总结道:“周怀民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形象写生,笔法谨细,勾染较多,略施小斧劈皴法,格调淡远,意境幽深。”
师古人再师造化,周怀民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春意满江南》《祁连山色》等百余幅写生小品。马明宸评价这批作品以湖山小景为题材者尤胜,尺幅不大,构图精巧,虚实布置恰到好处。山峦脉络连贯,陂陀迂回曲折,梯田层次清晰,平湖如镜新磨,汇聚成幅,措景布局深远兼具,山水空间的脉络分明,互相呼应、气势连贯。他认为,周怀民在这批写生作品中解决了明清绘画山水形象平面化、图案化,缺乏纵深感、结构与体感弱的传统文人画的弱点。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手法上,周怀民在笔墨与形象之间淡化了笔墨本身的表现,而使之服务于形象塑造,他放弃了传统的“写”和“点”,运用散锋点染表现树冠,使笔调轻松自然;又用坚实的中锋写出帆船、木筏,师法马远勾写水纹,以表现岸边风水与礁石的澎湃之态。
除了山水画,周怀民还擅画写意花卉,尤喜画葡萄。1956年,周怀民曾在长城脚下的虎峪村体验生活,看到丰收的葡萄园喜出望外,即兴而作,诞生出他的第一幅葡萄图。“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京郊劳动,农民们把画家安排在葡萄园,这无意间为他之后“葡萄”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周怀民所绘的葡萄在著名学者冯其庸看来既不是泼墨,也不是工笔,而是介乎工笔写意之间,所画的葡萄串,适当采用或参考了西洋画的用色法,使一大串的葡萄具有鲜明的立体感。连辑形容说:“石绿涂写在胭脂铺染的底色上,隐映出精微的色层美感,葡萄的晶莹质感、圆润体势以及阴阳向背亦跃然纸上。”他认为周怀民所画与文人画家笔下的葡萄不同,他不以笔墨自娱,而是借丰硕的葡萄传递丰收的喜悦。
【作品赏析】
编辑:惠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