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国画院联合主办的“劳动者的歌·刘永杰新习作展”在西安市书院门海霞天地美术馆开幕,各界嘉宾及书画界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此次展览展期一个月,共展出50幅作品,均是刘永杰近年来的国画新作,画作展示了各种类型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者形象,其主要场景以陕西关中为核心,同时表现了丝路沿线西北西南各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吕峻涛、王家春、赵熊、万鼎、宋晓峰、李祥宇、吴昊、高大鹏、罗宁、范桦、邢庆仁、王志平、杨光利、刘西洁、魏富乾、朱尽晖、石村、应一平、巨石、王保安、黄庆安等近百位美术界及各界友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栏目在此将各位书画名家对刘永杰画展的评价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刘文西(中国美协顾问、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以永杰自己的艺术个性塑造了劳动人民的个性。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永杰先生的画造型功底扎实,不但写生能力超群,由于早年的连环画经历,默写的功夫更是了得。无论小品抑或长卷,在他手中就像农民犁地,只要动手,便有成果。他中西技法兼容,线描水墨画法齐备,再写实也不失形式美,再概括也都丰富耐看,形成平淡中见庄严、单纯中见丰满的鲜明的个人风格。任何一个展览,只要看一眼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有明显的辨识度,每每看到他的作品,我都受到启发而反省自己和当代画界,他是一位悟性、自觉超凡的真诚对待艺术的、有着深刻悲悯情怀的劳动的歌者,作品的平民意识和平常心态是当下浮躁社会最需要的珍贵的品质。
农闲的时候 125cm×150cm 2012年
王家春(西安美院党委书记):刘永杰老师厚积薄发,达到了一个艺术的新高度。我总结了三点:第一,是爱心。没有爱心的艺术家就没有情怀,没有情怀的艺术家很难达到一定境界。刘永杰老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生活的每一个气息都在他心中激荡起涟漪。这是一种对人民的大爱,对劳动的大爱。第二,是静心。他把山水画的笔墨点染用到了人物画当中,把山水画中那种沉重、厚重的力量之美表现在了人物画中。虽然用笔恣意挥洒,画面却非常干净。因为他的心是干净的,他的心是安静的。第三,是随心,随心所欲。它是建立在自己笔墨功底非常深厚情况下的,用有法变无法,在自由的艺术世界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今天,我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党委书记非常高兴,因为刘永杰老师的这次个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表现了劳动之美、人民之美,生活之美,相信刘永杰老师在艺术上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王西京(陕西省美协主席):画展我仔细看了,非常成功。笔墨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溢于方寸之间,感人至深。这是当代陕西画坛的荣耀,吾辈之骄傲。
集市 125cm×150cm 2012年
吕峻涛(陕西美协党组书记):刘永杰教授把自己的展览命名为劳动者的歌、习作,表现了他的质朴、谦逊、低调。刘永杰老师说过:他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形象、笔墨、生活的道路。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是艺术,是精品,刘永杰老师的笔墨语言既是传统的坚守,又有时代的创新。他取名叫劳动者的歌,表现了人民的情感,人民奋斗的历程。习总书记说创作的方法千百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刘永杰教授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范桦(陕西国画院院长):刘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劳动者,他的这批画表现出苍厚的笔墨情怀,为我们陕西当代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很值得年轻艺术家学习,我代表陕西国画院对刘老师这次展览表示热烈祝贺。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劳动者,应该有一种状态,我们应该激励自己,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万鼎(中国美协理事、陕西美协副主席):刘永杰老师是一位非常谦逊、非常和蔼的教授,他为人的态度是我应该学习的。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那种倔强时不时地往外流露着。刘老师这次的作品和之前的大相径庭,那么浓重笔墨,巧妙地表现出服饰盛装的感觉。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笔墨功底,加上他性格背后的沉稳倔强,所以爆发出了这种笔墨的形式。这是刘永杰先生真正的一种独白。
姜怡翔(西安美院副院长):刘老师的作品源自生活的形象,生动感人,是独特鲜明的艺术表现。刘老师的画是按照自己的本色去画的,他始终忘不了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画画是最具真情实感的表达形式,刘老师在这一方面表达得更为纯粹、突出,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形式很有他的语言,但是在他那种很秩序化的独特语言下,每一张画的形象塑造都来自于生活,而不是泛泛的人为制造出的线条,每张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很感人。作为艺术,绘画的核心就是形象,造型艺术已经被刘老师落实到人物上了,形象表达得是否准确是至关重要的,刘老师始终抓住了核心,那么他的作品就具有了时代意义。
赵振川(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刘永杰是陕西中国画的新一代的代表人物。在我经办的几届美展中,刘永杰这个同志很认真。画很独特,不花花绿绿的,不是那种装饰性很强的,描述的是底层的劳动者,这恰恰是习主席讲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艺术取向难能可贵,我认为这些东西可能是他以后成就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他表现什么,陕西画家群需要人来表现被别人忽视的一些东西,我认为这才是党的文艺路线的体现,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这是一个画家的良知。
走亲戚的老人 68cm×68cm 2016年
贺荣敏(西安美院副院长):刘老师是我们的楷模,这次画展是他几十年的积累,名字叫“劳动者之歌”,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画展的主题,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第二,刘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劳动者,这次画展一语双关,是他画作内容的表达,也是他本身的写照,同时也是他艺术观点的表达,还是他艺术道路的一种坚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从生活里面发现美。刘老师勤奋多产,具备非常深厚的基本功,他沿着与时俱进的观念一直前行,他坚定现实主义这条路子,但其中新的探索、新的创作有很多亮点,比如形象塑造、笔墨外现、题材选择,皆具新意。
王保安(西安美院美教系主任、教授):这批画是刘老师一次大转型,表现的很直白,就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崇敬感,而且整个画得比较安静、纯粹,没有以前那种环境的骚扰。过去画的由配景、背景来滋养、说明作品的主题,这次感觉越来越单纯了,刘老师找到了没有任何干扰的创作的地点。现在大多数人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刘老师达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内心的追求和突破。
石村(西安美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教学督导):刘永杰这次画展的劳动者的形象,带有写生特征。中国人物画在新时期,首先还是应该对这个时代的人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笔墨当随时代。永杰的这次展览又有一次提升。劳动者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值得我们去表现、去歌颂,他的每个画面都很厚重,有纪念碑的力度。永杰的成功在于他有很好的造型基础,同时加入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物的理解,运用了中国画的笔墨手法,所以才成功地实现一种创新,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高民生(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永杰有很深的基本功,很勤奋,特别善于思考,一下笔就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最早他的画是装饰性风格的、写意的,现在用皴法来与人物结合。石鲁说过,要把人物画当山水画来画,刘永杰做到了这一点。他是长安画派探索道路上一个重量级的画家。
杨光利(陕西省美协副主席):刘老师是一位在绘画形式和风味趣味上走得比较有个性的画家。他这批画最大的变化是从群体人文向想象形式的转变,是注重形象性塑造的一批画。画得很自由,更大胆,从笔墨和结构语言来说,个性化更强,色彩更淡雅,绘画的意识更强了。虽然画比较小,但创造意识和个人风格很明显、很强烈,语言更趋简练,形象的层级强化了。还注重每个人的个性,注重人的情趣趣味特征。刘老师的画中将造型笔墨语言和写实绘画语言结合得很好,这点非常可贵,是城市画家的最正确的走向。
盛装 68cm×68cm 2016年
杨建果(中国西部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主任):永杰领悟力很强,人很勤奋,即使在文革期间,别人都在搞运动,他就每天专心画画。他就是喜欢画画,工作以后有社会职务了,也还是认认真真地画。他的画里面有自己真实的生活,带着农村孩子的憨厚、朴实、真诚,但又不是特别实,有装饰趣味,脱离了写真的范畴。他是画如其人,有着很实在很厚实的美,在如今这个社会是很难得的。不浮夸不浮躁,走出了自己的面貌和风格。
程征(西安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三大问题:中西方艺术体系的碰撞问题,雅和俗的关系问题,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它的社会教化功能问题。刘永杰经过几十年对世界对艺术的观察、审视,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炼丹一样熔炼出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有写实、有装饰、有写意、有工笔,是多种元素的结晶,他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图式,不同于古今中外其他任何人的画法。刘永杰为人低调平和,心中充满对社会和人的善意,他的画纯净、平和、优美、和谐,有着农家的朴实、诚恳、不张扬。他画画的风格和为人的风格品质是一致的。
王潇(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创研部副主任):刘老师这次展览的五十张作品都是新作,比原来的作品更具有独特意味,并且形式感很强。刘老师的这些画作中,笔墨的程式性、层次性、个性更加突出,而且画面更丰富,更厚重。除了形式追求以外,他对情感的呵护、生活的体验在画面上并没放松。人物的情态和精神面貌有一种生命力度在里面,很饱满,并不单薄。另外,刘老师在追求人物画从形式到内心,更为直接,更为单纯的东西。色很单纯,笔线和人物轮廓、构成都一目了然,很有视觉冲击力。
陕北老人 68cm×68cm 2016年
刘永杰(西安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过多年来的专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积淀了自己的中国人物画艺术的认识和取向,就是三个不敢忘。
不敢忘“乡”:乡的意思是广大的基层社会和基层社会中的人。人物画的艺术规律赋予其关注人生,干预社会,反映人的本质精神的使命。不敢忘“形”:人的精神反映是通过人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深刻的形象特征刻画才有可能揭示典型的思想精神。不敢忘“意”:意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特征,意的内涵非常广深,但有一显明的特征是笔墨,我在我的作品中注重了笔墨的主动性。
展览是向外面介绍自己,也是把自己放在世人审视的火焰下炙烤,而这种炙烤却是锻造成品所必需的,我的艺术实践正需要这种炙烤,我恳请各位专家、朋友多多批评。 (排名不分先后)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 昌龙利 白振华
编辑:惠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