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致敬改革先锋,传承路遥精神”座谈会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召开,活动由路遥研究会、延安大学文学院、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主持会议。

申沛昌:改革先锋,奋斗楷模——谈路遥成功之路

发布时间:   作者:申沛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2019年1月6日,“致敬改革先锋,传承路遥精神”座谈会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召开,活动由路遥研究会、延安大学文学院、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主持会议。

编前语 2019年1月6日,“致敬改革先锋,传承路遥精神”座谈会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召开,活动由路遥研究会、延安大学文学院、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主持会议。

延安大学申沛昌教授、作家曹谷溪、延安市政协原主席樊高林、《延安文学》原常务副主编史小溪、路遥的同班同学张子刚高其国、延安日报编辑孙文珍、清涧县副县长郭彬荣提、延川县副县长张域、延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广斌、文学院副院长王俊虎等与会人员,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路遥精神,号召社会各界深入研究路遥及作品,传承路遥精神。

下文为申沛昌教授的发言稿。此处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改革先锋,奋斗楷模

    ——祝贺路遥荣获“改革先锋”褒奖兼谈路遥成功之路

申沛昌

 

各位朋友,各位校友: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而激动地心情,在这里欢聚一堂,热烈祝贺延安大学杰出校友路遥,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的褒奖!这是对路遥的一生及其作品的最好评价和最高奖赏。路遥天堂有知,必将含笑九泉!作为路遥称之为“温暖的摇篮”的母校延安大学,作为他前后的广大校友及社会上的各位朋友们,都会发自肺腑,同声点赞,为路遥获此殊荣表示热烈祝贺,鞠躬致敬!并为路遥展示的正能量,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说到这里,请大家恕我直言。一方面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路遥去世26年之后,还不忘其人,给了他这么隆重、崇高的褒奖,另一方面,学院派的一些文学史专家们,对于路遥却另眼看待,在评价路遥及其作品时,显得十分勉强和吝啬。要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要么言不由衷,勉为其难。这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评价和看法,反差如此之大,令人惊讶和困惑!我建议这些专家们走出高楼大厦,深入基层,接触社会,感受生活。重新品味一下路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他写的那些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是否应该得到高评价重褒奖!在我看来,路遥就是藏克家诗中所说的,有些人虽然死了,他还活着。路遥的小说至今连续数十年仍然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大学生读者首选的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甚至连马云、潘石屹这些富豪大佬们,在他们创业处于低潮时,还多次阅读路遥的小说,从中汲取力量,重新奋起创业,终获成功。潘石屹曾专程从北京来延安,到文汇山上,路遥墓前凭吊路遥,感谢路遥,并捐款10万元。可见路遥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学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生的指南,励志的宝书。是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难道在文学领域就不适用了吗?我以为,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不应当只由少数文学史专家去认定。他们是专家,他们的意见当然很重要。但读者的评价,社会上的影响和评价也很重要,不能被边缘化。古往今来,史学家应当是最实事求是、最客观公正、最讲良心道义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路遥终究会在文学史上,得到他应有的公正地位。

不好意思扯远啦。年轻时候看过一些侠义小说,对于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故事,印象深刻,视为美德。但我已年过80,手无缚鸡之力。舞刀弄枪,绝无可能。只是借题发挥,说几句感慨的话而已!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路遥。对于路遥的鸿篇巨著,精品佳作,还是让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专家们去分析评论吧,我因所学甚少,不敢班门弄斧。今天想说的主题是同大家共同探讨路遥的成功之路。

路遥出生在陕北一个极贫极弱的农民之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七岁时因家中无力抚养,过继给其伯父。勉强读到初中就因“文革”而辍学。1973年进入延大中文系学习三年,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延河》编辑部工作。一直到1982年才成为专业作家。1982年,他的《人生》发表,1988年夏,他的《平凡的世界》三卷本全部完成。1991年3月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年仅42岁的路遥,就因病不治,英年早逝。

我说这些情况,只想说明,路遥并非名门出身,并无金钱和靠山,也无扛硬的社会关系。成名之前,他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农家子弟,初中文化,衣食不保,居无定所,没有正式工作,而且一直被文革中对立派的有些人告状围剿,处境十分艰难而可怜。应该说这就是当年路遥的原生态。1991年,路遥获得茅奖之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请路遥作过一次演讲,他在其中讲到“在社会上你只有依靠自己,而不可能依靠任何人。”又说“既然要活下去,就得靠自己。” 从这些简短有力,铿锵震撼的话语中,我找到了路遥成功的动力和秘诀,那就是再苦再难不求人,一切都要靠自己。一言蔽之,那就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认为,奋斗是路遥人生的主旋律,奋斗是路遥成功的关键词。所以我发言的题目,就是说路遥不仅是改革的先锋,而且是奋斗的楷模。他一生短暂的42年,在清涧生活7年,在延川生活16年,在延大学习3年,在西安工作16年。也就是说,路遥在1976年26岁时才真正进入社会,有了正式的工作,直到1982年32岁时开始专业创作,到他1992年去世,仅仅10年时间,他用顽强拼搏,以生命奋斗的超常规姿态,写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这样令国人震撼,使文坛轰动的鸿篇巨著,并一举登上中国文学的巅峰。这次又获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最高褒奖。创造了文坛奇迹,也创造了人生奇迹。但这绝非偶然。作为路遥的校友、系友,同时也是他的作品的忠实读者,有理由,有责任同大家共同探讨路遥的成功之路。纵观古今中外,一个人的成功成名都有着诸多复杂而微妙的综合因素。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因之果。路遥也是如此,而且还有一点传奇色彩。我以为,研究和宣传路遥的成功之路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希望和呼吁路遥的各位朋友,各位粉丝中对此有兴趣者,拿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深入研究、探讨、总结路遥何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穷孩子,在他30多岁时,就一跃而成为现在的著名作家,改革先锋,得到这么多读者的热爱和追捧,得到党和国家这么隆重的嘉奖?然后写出一篇有深度、有高度、有份量的文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我已年过80,反应迟钝,年龄不饶人。主要是学术有专攻,我多年从事行政部门和生产队的事务性工作。要完成这项任务,有心无力,难以胜任,请大家理解和包容。我经常看凤凰卫视,有一档栏目叫标题新闻。受此启发,我今天就作一个标题发言,充其量算个提纲,说说我的感想。全当是抛砖引玉。由于我不善文词,又不会编故事,就用路遥说路遥的方法来表述,显得更加真实和亲切。下边就试说几点吧。

一.天赋

唯物主义者是承认有天才的。人与人的先天秉赋和悟性确实是有差异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路遥在西大演讲时说过,他“喜爱读书,看书是一贯的。接触了一些文学著作,感到在这方面有才能,试着写一些东西,自尊心建立起来了”。1970年,他21岁时,就发表《车过南京桥》。1977年他28岁时写成《惊心动魄的一幕》,(1981年发表)。1982年他33岁时写成《人生》,连续获得两次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5月他39岁时,写成了三卷本,6部,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登上了文学的巅峰。而且他的著作,被全国广播并摄制成电影、电视,改编成话剧,至今热播不衰。同时还被法国,前苏联,日本等国翻译出版。一个30多岁的陕北农村小伙子十年时间,就为读者,为社会贡献了两个中篇,一个长篇连中三元,通通获奖的名篇佳作,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形成广泛影响。因此,我们说路遥是青年才俊,文学天才,只要没有偏见,大家一定会双手赞成!

二.目标

目标就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就是你要为之奋斗和达到的最高境界。一个人,仅仅有天赋,很聪明,如果没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和追求,那也很难办成大事,获得成功。路遥在《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的时候说:“一个人在生活中肯定应该有理想。理想就是明天。如果一个人没有明天,他的生活在我看来已经就没有了意义。”“所以我觉得,有理想,那么在奋斗的过程中才可能有目标。一个人糊里糊涂混一辈子,这样一种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他又说“人在生活中应该有责任感,也应该有使命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吃点饭,穿几件衣服就准备离开。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寻求一种比较充实的生活。这样他就会为他的某种理想,为他设计的某种生活目标竭尽全力。对一个青年来说,也就是说应该意识到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准备怎么样去生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深度的理解后,他就会确定自己的一个比较远大的生活目标,也就会调动自己的所有力量,为达到此目标而奋斗。”就在这篇答记者问中他还说:“我认为所谓理想首先包含着一种崇高的性质。不仅包含着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要做出某种牺牲和奉献。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他所从事的一切劳动、工作和努力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一些欲望,而是要为他身处的大环境,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这样,他才可能会感到更幸福一些”。在《答延河编辑部问》时,他又说:“追求的目标越高,困难和挫折的系数就会越大。但是没有追求,就不可能产生像样的作品”。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他说:“当然,我绝非圣人。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他接着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作和劳动。劳动自身就是人生的目标。

从这些简短而多次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路遥的人生观和幸福观。他对自己的一生,早就有了规划和设计,早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而且这种目标和追求是大格局,高境界,非常人可为也。路遥在西大演讲时说到,《人生》写完后,导致了他的灾难性生活,各种干扰使他非常痛苦。他说“沙漠是我很向往的地方,一个人长时间躺在那里,看清自己,做出判断,规划下一步怎么办。必须脱离这种生活,过另外一种生活,不能混着活下去。这时想起了十八九岁时,记起要做一件大事,而做这件大事时,必须在40岁之前。” 后来的事实证明,路遥做到了“言必信,行必果”。他说的要做一件大事,就是写一部超过13万字《人生》的鸿篇巨著,就是要在40岁前,完成三部、六卷,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伟大的目标,可以产生伟大的动力。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荣誉。

三.经历

古人讲,“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路遥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内涵的哲理性是完全正确的。路遥一生的经历就是苦难和奋斗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经历。这些苦难的经历梳理一下,大体有以下8条:

一是家庭兄弟姐妹8人,生活贫困潦倒。

二是7岁离家,失去亲生父母疼爱。

三是养父不让上学。

四是“文革”冲击,初中毕业即辍学。

五是对立派组织中,一直有人告状,围攻路遥。致使北京、西安某些高校不予录取,最后被延大收留。

六是写作过程中,经受的各种好像是“绑赴刑场”,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七是写作写垮了身体。特别是《平凡的世界》第二卷写完后,身体几乎崩溃,后在榆林靠吃中药死里逃生。

八是婚姻恋爱不顺,也是一种打击和伤害。

总之,路遥短暂的42年生命里,基本上是伴随着苦难而度过的。按陕北乡俗说,他是一个苦命的人。但是,路遥又是一个有福的人。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可以说某些“特异功能”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地把坏事变成好事,把负能量转化成正能量,把各种磨难,转变成鞭策,激励他奋进的动力。变成了一笔无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他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俗话说,“寒门出贵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路遥从小受苦受难,经受各种挫折和打击,这正好磨练了他观察生活,观察人物,观察社会,判断是非,巧妙应对的能力。因此,也比同龄人更早成熟,更多经验。难怪“文革”中被推举为一派群众组织的头头,号称“司令”。上延大后还被推选为班长。看来也是事出有因。另外,我们也要看到,路遥还有长期在农村和农民在一起生活,打拼的经历。熟悉农村、农民及他们的生活,正好成了路遥日后写作的天然素材。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里,许多人物及其故事,都镌刻了路遥的烙印和影子,他才是一些人物真正的原型。路遥在《答延河编辑部问》中说到“如果我没有困难时期在学校的那段生活体验,我就不可能进行《在困难的日子里》的创作。如果我没有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这个经历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我也就不可能写出《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路遥苦难的经历和熟悉农村、农民的经历都是他创作上成功成名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路遥人生经历中,还应当说到路遥是在北京、西安的一些大学不予录取的情况下,被延大收留了。(这是路遥自己说的)给他提供了接受科班的高等文学教育,并在此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路遥的人生将是别样的。

四.性格

在生活中,人的性格往往对人生和事业的成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说“性格决定命运”。路遥是一个有抱负,有思想,有个性、有担当的人。他的性格很独特,很坚强。路遥在西大演讲时说过,他的父亲性格很软弱,活的很窝囊,过的完全是被抛弃的生活。所以使家业不振,一直贫穷,乃至连自己亲生儿子都养活不起,过继给人。路遥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不愿再像他父亲那样做人,不愿再像他父亲那样生活。在他7岁离家那时候,就朦胧的想到“出去情况会好一些,那地方吃的东西多”。俗话说,“三岁带的老来性”。从他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就看出,路遥从小就有一种不满现状,向往过好生活的愿望和心态。从后来他的艰难曲折的经历中,从他的著作和演讲中,从我们的接触交往中,我对路遥性格的特点,做些初步的,并不完满和准确的归纳概括,同各位校友和朋友们商榷。

这就是:志存高远,不甘平庸。

不满现状,勇于创新。

坚强不屈,愈挫愈奋。

不达目标,绝不停顿。

我以为,在路遥短暂的42年人生历程中,正因为他具有这些非凡的性格特点和优良品质,使他拥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不仅使他完成了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完成的那样精彩和辉煌!北京知青作家史铁生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谈到他同路遥交谈时,提到路遥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

五、奋斗

我说过,奋斗是路遥人生的主旋律,奋斗是路遥成功的关键词。这里我想说说路遥的一生,特别是成为作家后,主要以创作《平凡的世界》为例,看看路遥是怎样奋斗的。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他还说,“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竭止的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路遥在他十八九岁时,就为自己的人生作了规划和设计,就是在40岁以前做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他在《人生》完成之后,所写的百万巨著《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不是一般的作品,对于路遥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他说:“我已经认识到,对于这样一部费时数年,甚至可能耗尽我一生主要精力的作品,绝不能盲目而任性。这样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作品,是不能用“实验”的态度投入的。老实说,我不敢奢望这部作品的成功,但我也“失败不起”。他说“前进固然艰难”且代价惨重;而退回去舒服,却要吞咽人生的一剂致命的毒药。”还是那句属于自己的话:“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因此,他写出了使多少人为之动容和振奋的经典名句:“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实践证明,路遥就是用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精神状态,以初恋的热情和宗教的意志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这就是路遥拼命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为了帮助一些没有读过路遥写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文章的读者,了解路遥呕心沥血,拼命写作的情况,我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他把这部书的的框架确定为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人物近百名,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然后他抱着“义无反顾,是刀山也要过去”的决心进入准备和创作阶段,耗时三年,勇闯四关。

第一关, 读书关

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路遥就是典范。他一生的嗜好就是读书和写作。上大学当班长时就告诫同学们,“不要把书本当作敌人”。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说:“在大学里时,我除过在欧洲文学史、俄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指导下较系统地阅读中外各个时期的名著外,就是钻进阅览室,将中国建国以来的几乎全部重要文学杂志,从创刊号一直翻阅到文革开始后的终刊号。阅读这些杂志,实际上也就等于检阅了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成就及其代表性作品。”路遥是一个非常严肃和负责任的作家,他除了大学三年博览群书,奠定良好的基础外,他在《平凡的世界》创作开始前,又给自己制订了严苛的读书计划。他说:“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读书过程。在这个阶段,他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给自己开列了一个近百部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完成了十之八九。同时也读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另外还找一些农业,商业,工业,科技以及养鱼,养蜂,施肥,税务,财务,气象,历法,造林,土地改造,风俗,民俗,UFO等方面的书来读。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在长篇小说中,他重点阅读了《红楼梦》和《创业史》。《红楼梦》读了三次,《创业史》读了七次。《安娜·卡列尼娜》也读了三次。从中学习借鉴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方法和经验。

第二关, 背景材料关

因为小说所写内容的时间跨度是1975年到1985年共十年时间。路遥认为这段时间是中国转型期的前奏,充满了密集性的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要求特别详尽的背景材料。所以他找来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和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纸的全部合订本。他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巨大,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继续翻阅。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把这件事做完。

第三关, 深入生活关

路遥认为,“生活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就如同人和食物的关系一样。”他还说“故事可以编,生活不可以编;编造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而且他还认为“要全景式反映当代生活,“蹲”在一个地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必须纵横交织地去全面体察生活”。他又说:“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就越大”。为此,他提着一个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开始在生活中奔波。他去过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单位;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百姓,只要能接触都去接触。尽量使他自己熟悉生活,熟悉人物,熟悉故事,以便在作品中更准确,更生动地描述出来。

路遥首选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创作地是铜川陈家山煤矿。这里地域偏僻,条件艰苦。一日三餐就是稀饭、馒头和小菜。所谓的“工作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小柜。另外还有一些老鼠为伴。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到底。他说“写这部书我已抱定吃苦牺牲的精神。煤矿生活条件差一些,艰苦一些这和我精神上的要求是一致的。我既然要拼命完成此生的一桩宿愿,起先就要投身于艰苦之中。实行如此繁难的使命,不能对自己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要排斥舒适,要斩断温柔,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的形象就是参照曾经从事过5年矿工生活的他弟弟王天乐的经历和陈家山煤矿众多矿工的生活经历写成的。

第四关, 创作关

路遥经过近三年的准备,终于进入了创作阶段。也就是飞机、舰船、火车将要开始总装的阶段。谈到当时的情形,他说“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得半死不活。想想即将要开始的正式写作,叫人不寒而栗。”“这时候是足球运动员开赛前的几分钟,是战壕里的士兵等待冲锋的号声。按捺不住的激动,难以控制的紧张。”

首先是小说的开头写什么?怎么写?

一连写了三天稿纸竟然是一片空白,只是多了一些揉皱的废纸。他当时的感觉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想抱头痛哭一场。五六天过后,开始初步建立起工作规律。墙上贴出了一张表格,写着1到53的数字。即第一部共写53章,每写完一章,划掉一个数字。当写作超过13万字,即超过《人生》的字数时,他认为这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小小的征服。他回忆那个时候“写作整个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写作紧张时,常常忘记吃饭,一天有一顿也就凑合了”。特别“是没有时间,连半个小时的时间都不敢耽搁。为了约束自己的意志,每天的任务都限制的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了。工作时间实际上成了牢房,而且制订了严厉的狱规,决不可以犯规。”“无比紧张的工作和思考一直到深夜才能结束。”“从桌前站立起来,常常感到两眼金星飞溅,腿半天痉挛得挪不开脚步。”“躺在床上,有一种生命即将停止的感觉,似乎从此倒下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晚上,还要阅读列夫·托尔斯泰50多万字的通信录,“不断在他的伟大思想中印证和理解自己许多迷惑和体验,在他那里寻找回答精神问题的答案,寻找鼓舞勇气的力量。”他鼓励自己“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路遥说“第二部完全结束,我也完全倒下。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弹性,而是弹簧整个地扯断。”“在任何地方,只要坐一下就睡着了。有时去门房取报或在院子里晒太阳就鼾声如雷地睡了过去。坐在沙发上一边喝水,一边打盹,脸被水杯碰开一道血口子”。“这是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所导致的自然现象‘’。这次重病以后,先在西安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加重。无奈之下,他回到母校延大。我那时刚担任学校的生产队长,他给我诉说了写作和疾病的情况,我即以去榆林办事的理由,陪同路遥坐学校的汽车去榆林。时任榆林地委书记的霍世仁和专员李焕政,都是路遥的朋友,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周到的安排。及时找著名的老中医张鹏举,先给开了两毛多钱的中药方,路遥一吃就明显见效,后来又吃了上百付的中药,病情大有好转。但医生意见还需再调养休息一年。而路遥则坚持在榆林宾馆写第三部初稿。最后抄改工作是在甘泉县招待所完成的。

当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全书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把写作用的圆珠笔从窗户扔了出去后,他照了照镜子,看见了一张陌生的脸,两鬓竟然有了那么多的白发,整个脸庞老的像个老人,皱纹横七竖八,而且憔悴不堪。他看见自己泪流满面。路遥说“直至全书完结,我的精神疲惫不堪,以致达到失常的程度,智力似乎像几岁的孩子,走过马路都得思考半天才能决定怎样过。”“很长一段时间,我离开他(弟弟)几乎不能独立生活,经常像个白痴或没经世面的小孩一样紧跟在他后边。”即使这样,路遥还是无怨无悔地说:“生活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

六、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是文学天才,文坛巨星。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朋友很多。但对他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却屈指可数。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坦率地说,在中国当代老一辈作家中,我最敬爱的是两位。一位是已故的柳青,一位是健在的秦兆阳。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他们为我的文学“教父”。“柳青生前我接触过多次,我细心地研究过他的著作,他的言论和他本人的一举一动。他帮助我提升了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而秦兆阳等于直接甚至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我走入文学的队列。”他说:“秦兆阳是中国当代的涅克拉索夫。”“他指导我修改发表了这篇小说(指《惊心动魄的一幕》),并在他力争下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奖。这整个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我永远记着,如果没有他,我也许不会在文学的路上走到今天。”至于路遥同柳青的关系,更为密切。他除了认定柳青是他的文学教父外,还明确地说柳青是他的导师。并且为表达他对柳青的崇敬和感恩,专门饱含深情地写了《病危中的柳青》和《柳青的遗产》两篇文章。在他的成名作《人生》的卷首,他专门引用了柳青作为座右铭的经典之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从这些点滴的论述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秦兆阳和柳青就是路遥人生和写作中真正的导师和教父。同时,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说:“我至今仍然怀着深深的敬意感谢当时《花城》杂志的副主编谢望新先生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李金玉女士,他们用热情而慷慨的手接过了这本书稿(指《平凡的世界》)使它能及时和读者见面。”但同时,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出版后文学评论界褒贬不一,甚至有些人持保留态度。唯有蔡葵、朱寨和曾镇南给予了很热情中肯的评论和肯定。他说:“由于几位我国当代重要批评家的理解,使我在冷落中没有丧失信心。”

另外,他在《人生》法文版的序言中说:“我向来对法兰西辉煌的文化艺术抱有十分崇敬的心情。伟大的法国文学,无论是其古典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对我的文学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致苏联近卫军出版社》一文中又说:“你们优秀的文学传统曾对我的生活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在路遥的人生和创作中,他还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帮助,给予他温暖和关怀,如《山花》和谷溪。其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马克思讲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路遥就是这样一位终生不畏劳苦,最后到达光辉顶点的人。路遥的成功,就是依靠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奋斗得来的,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他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是贫穷而富有的,是平凡而伟大的!

最后,我想提一点建议,也算作是一种呼吁,就是共同努力,拍摄一部以路遥为主角,为男一号的电视故事片,暂名《路遥的故事》。我知道,关于路遥的电视片已有两部,一部是何志铭拍摄的三集电视片《路遥》,一部是田波拍摄的八集记录电视片。虽都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拍摄较早,不足以全面反映路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至少这次党中央的褒奖没有包括其中。而且很多部分是依靠采访别人说路遥,难免有局限性。据我所知,陕北籍甚至非陕北籍的一些名人都有了电视片,如《杜斌丞》《张季鸾》《李鼎铭》《邓宝珊》等。最近根据《柳青传》拍摄的柳青电影已经杀青。给路遥拍一部影响力较大的电视故事片,我想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给路遥拍故事片,有梁向阳的《路遥传》,申晓的回忆路遥文集,六期《路遥研究》以及两部记录片作基础,其难度并不是很大。我建议由延安大学牵头,邀请延安市,榆林市,以及清涧县和延川县参加,当然也可按照完全自愿的原则,欢迎一些开明富有的陕北财主(不是地主,地主是阶级成分,有政治色彩,财主是有很多财富的主人)加盟,组织一个筹备团体,我愿当一名联络员。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我要上春晚”,口号是“你看行不行?”我们仿照一下,叫做“我们想要拍路遥,不知到底行不行?”欲知结果如何,请等以后分解。

 

申沛昌简历

申沛昌,1938年12月出生在陕西榆林镇川镇。1957年毕业于榆林农校,1958年考入延安大学中文系,1960年8月毕业留校。先后做过中文系负责人、学生工作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1986年任副校长,1987年底任校党委书记,1990年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

1987年,申沛昌开始了建设一座现代化新型大学的实践。1990年8月, 延安大学作为国务院和陕西省“八五”重点扶持院校的项目立项。1998年7月,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合并组建新校,成为陕西省重点大学。

由于为延安大学的成长发展所作出的成绩突出,申沛昌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延大西安校友会会长,路遥研究会会长。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