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书养境界

发布时间:   作者:方英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方英文

  各位老师、领导,上午好!
  大家掌声这么热烈,我感觉压力山大,好比诸位下馆子先付了钱,结果端上来的饭菜一尝,吃亏大喽!不过人这一生,谁都要吃几次亏是吧。
  去年夏天孙二丽院长几次邀我来讲座,都没来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这些年来逢请讲座时,每觉肚里没啥真货可售,所以多半恭敬婉辞掉;二是近期也确有些琐事干扰;三呢就是这干部学院里的“干部”二字过于庄重严肃,不大适合我信口雌黄的性格。
  我是山里农村长大的,自小对于干部充满了敬畏与羡慕,因为只有干部才配穿四个兜的中山服。他们吃的商品粮,每月领工资,所以喝的瓶装酒,抽的纸香烟。农民不行,酒是自酿的甘蔗酒,甚至玉米秆造的酒,抽烟也是自己卷的旱烟。至于农民穿的衣服,多是人工织的老粗布,没钱买“洋布”么,全由妇女们一针一线缝制成。裤子叫大裆裤,劳动方便,冬天得把裤脚扎住,保暖。上衣叫褂子,关中叫袄袄,手工纽扣,类似如今流行的唐装,下襟缝两个口袋。
  干部的中山装穿旧了,就退给自己当农民的兄或弟,或什么亲戚。拿到旧中山服的,先把四个兜拆掉,看上去明显的四块巴掌大“遗址痕迹”,也足可显摆自己“朝里有人”。生产小队长和生产大队长,也是干部吧,却没工资也不吃商品粮,不配穿中山服,他母亲或他妻子觉得憋屈,便给褂子的左胸上缝个烟盒大的小口袋,以示自个不是普通农民。这个小口袋也有实用,装一盒火柴。队长是土干部,不用带烟叶和卷烟纸,烟瘾发作了,自有群众配合孝敬。
  这个我写进了长篇小说《群山绝响》,不过是客观呈现,并没多想,也不觉有啥深意。倒是评论家说这个很有价值,说是从服装上生动诠释了“礼教中国”。什么是礼教?最核心的意思是等级与秩序。不由想起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如今社会,因了经济发展物质充裕,服装上早就看不出身份与城乡了,没法分清乡镇干部与国务院干部了。不过,“礼”这个字浸泡国人数千年,没个区别落差每觉不舒服,于是拉链夹克服,被老百姓称作“官服”“领导服”,或亲民叫法“公务员服”。只是毕竟文明了,任谁穿夹克,都不会招致冷眼嘲讽的。
  以上算是开场白,闲话。不过,也不妨理解为我是在顺带提醒大家身为干部,要有自豪感、珍惜感。
  下面正题,三条粗浅想法。
  一、我要讲的闲书,指不能当下产生实际功利的书。况且书之闲与不闲,看在谁眼里,看在什么时空里。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书都是有用的书,也同时都是没用的书;今天所讲闲书,限定一下,专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文学是个什么东西呢?文学教授写几本书也未必就能说清,不如各自理解的好。我理解文学就是:打开人性,分享我们自身。注意后一句话,我们读一首好诗或一部好小说,为何共鸣与感动?因为写了我们心中所想,或者我们虽有类似经历,却没有如此深刻的体悟,正是文学书,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自身与普遍的人性,省却了交往更多人后才能了解人性。不妨这么说吧,读了一本优秀的文学书,等于细心参观了一座人性博物馆——假如有这么个馆的话。也相当于一次深刻的民生调研。
  《红楼梦》虽然是两百多年前的小说,但他写了家族关系、经济关系、政商关系、男女关系……一句话,写了人性。而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同一人身上也经常是善恶并存的,唐朝人面对金钱名利啥态度,咱今天人还是一样。
  可是,我又为何说文学书是闲书呢?想想看咱们西安这么大个城市,停水停电停地铁一天,会怎样?麻烦大了是吧。但是西安的作家们诗人们,别说一天不写,就是一年十年不动笔,一千多万市民照样吃喝拉撒上班谈恋爱吧。问题是酒足饭饱后,怎么办?只打麻将广场舞,娱乐未免浅层,最好的精神享受依我看,还是读书,读文学书,静静地感受天、地、人之伟大与渺小、神奇与凡俗、有序与无常。
  二、闲书无用亦大用。我不大习惯坐台上夸夸其谈,喜欢交流与对话的形式。所以请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或者递条子上来。你看一个妇女骂街,几个人好奇地看着,却没人出来迎战,看的人就没了兴致,悻悻然走了。若扑出来一个妇女对骂,那就围观如蚂蚁搬家啦!讲座亦当如此,你一言甩来、我一语砸去,才如惊涛拍岸,激荡魂魄。
  一般人理解,我这类所谓作家,似乎只读文学书,实则并不一概如此。我读得多的,恰恰是文学之外的闲书,比如王阳明的《传习录》,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大家读过没?没读过的话建议读读。读不进去也没关系,反正好书多了去,对你胃口的好书就要反复读,读其一本胜读十本百本,必长智慧。
  我还喜欢音乐,每天晚睡与早起两头,都要听一首曲子。今晨朋友圈转了一曲,我加了几句按语:“早上能醒来,能亲自起床洗漱饮茶吃早点,挺好。醒不来呢,也好。”散文作家陈嘉瑞留言谬奖:“方老,你不敢把世上的金句叫你一个人说完了!”我觉得人生是偶然的,人死是迟早的,是规律,是定数,既如此,不悲不喜最好。
  三、多读闲书可以提升境界。有个八十岁老作家,特别爱发我落马官员的腐败丑闻,让我佩服这老汉心系社稷安危。但我基本不看,收到即删。我要惭愧才是,因为我觉得我关注了也没用,有人家纪委专吃这碗饭嘛。这同样属于“闲书”,但我却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管理天下易,管理自我难。所以我祝愿今天在坐的各位领导,管理别人事大,但是管好自身最为重要。管控好自我,利国利民,尤其利己!
  多读闲书,便有了繁花灿烂的心灵生态,就没时间,也不屑于那些权钱色之类的龌龊了。
  闲话到此,大家姑妄听之,谢谢!
   (本文为作者2024年5月22日在中华文化干部学院的讲座发言)


编辑:晓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