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大局观(连载91)

发布时间:   作者:穆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穆涛

是时,朝廷多贤材,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兒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朔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擢项颐,结股脚,连脽尻,遗蛇其迹,行步偊旅。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朔之进对澹辞,皆此类也。

汉武帝列举出当朝十五位重量级人物,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兒宽、大儒董仲舒、夏侯始昌、辞赋家司马相如、太史司马迁等,让东方朔与这些人比较一下,“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东方朔把这些人从头到脚数落一通,用语尖酸刻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说这些人站没站相,走没走相,“遗蛇其迹,行步儒旅”。最后的结论是,我一人可以抵十五人。

《史记·滑稽列传》里的一处笔误

《史记》中记载东方朔的一则逸事,时间和地点与史实有出入。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于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史记·滑稽列传》)

建章宫的重阁深院中发现一个动物,样子像麋。灵物现身,不知是吉是凶,汉武帝听到奏报后前往察看,左右大臣以及相关专家都不知为何物。诏令东方朔辨识,东方朔说:“我了解这种动物,但得先赐我一顿大餐,我才说。”汉武帝准允。美餐享用之后,又说:“某地有一处公田,也不是什么好地方,鱼池杂草丛生之地而已。如果陛下赐给我,我就说。”汉武帝又准允。东方朔说:“这种动物就是传说中的驺牙。此物显身,兆示远方有大义者来归。这动物的前后牙齿一样,没有门牙,因此称之驺牙。”一年之后,匈奴浑邪王率十万士兵归降汉朝。汉武帝又赐东方朔数值可观的钱财。

建章宫的起建时间是公元前104年二月,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降汉朝是公元前121年秋天,浑邪王义归十七年后,建章宫才开始修建。

公元前104年是汉代的“历法改革年”,这一年颁布施行新历法“太初历”,改年号为“太初元年”。“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为太初元年”(《史记·封禅书》)。

国家更改正朔,以农历一月为岁首正月,这是极其重大的事。在此之前,汉代的历法承袭秦朝的“颛顼历”,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正月。《汉书》十二篇皇帝纪中,记载每年大事记的时间顺序,均从“冬十月”开始,就是突出强调公元前104年的这次改历更朔。

公元前104年二月起建建章宫,五月颁行“太初历”,诏令改元正朔,这两件事是前后关联的。

建章宫是规模宏大的古代皇家建筑群,在长安城北,与未央宫有辇道相连属,号称“千门万户”,周长二十余里。“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降汉朝,发生在公元前121年秋天,《汉书》中《武帝纪》和《匈奴传》均有记载:“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其众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汉书·武帝纪》)“其秋,单于怒昆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紫邪、休屠王恐。谋降汉,汉使骠骑将军迎之。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凡四万余人,号十万”(《汉书·匈奴传》)。

(未完待续)


编辑:图图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