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耘·曾广闲文专栏沙漠清泉(下)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用普惠泉水做的豆腐,更是色白细嫩、香味悠长,被赞为“桃花水豆腐”。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款豆腐还与皇帝结缘。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部路过榆林小住,当地厨师特意为他做了一道地方佳肴,他一口下肚,只觉余香满口,于是兴致大发,连吃三碗,才点头称快,问此菜何名。厨师告知是菠菜烩豆腐。康熙赞叹这道简单菜肴的绝妙之处,当即写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的赞语。康熙回京后,想到这道榆林名肴,命御膳房做,做来做去,总没有原来的滋味,臣下告知,这是因为没有使用榆林豆腐的原因。从此,榆林豆腐名扬京师,声振近邻。更有诗人将这一美味吟诵成《豆腐诗》:

  传得驼城水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缶惊来蟾有影,劲道剖破玉无瑕。
  各种滋味谁得知,多在万户与千家。

  榆林人通过豆腐这种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把普惠泉、“桃花水”的美名播撒到神州大地。
  同普惠泉下来的水汇合后,榆溪河继续南进,就离开了榆林古城,到南边三岔湾附近,又汇合了一路泉水——花园沟五龙泉。
  说起花园沟五龙泉,还有一段人与自然结缘的故事。相传,唐代贞观年间,有一游僧徒步到花园沟,见此处石峰之中冒出一股泉水,味甘可口,在泉水周围树木成荫,气象不凡,应是灵秀之地。于是游僧便四处化缘,花了十多年的工夫在石畔上凿成一窟,取名“石泉寺”。从此,这山、这寺、这泉、这境,为世人营造出了涤荡心灵的清净之地。
  这五龙泉的泉水,从山石缝中渗出,又经过人为引导,从黑黄红白青五条龙口中流出,不粗不细、不急不缓,从容而出,跌落在山石上,水花四溅,叮咚作响。若到龙口接上一碗,则见其波纹似玉、晶莹剔透,若轻抿一口,则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这五龙泉的泉水,还滋养了这里神奇的花卉——千年牡丹。“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作为花中之王的牡丹,一般很难生长在陕北高原这种苦寒之地,但花园沟的牡丹不仅顽强地存活了千年之久,而且开得很艳丽。特别是每年五月份,在牡丹盛产地已是花凋叶长之时,这里的牡丹刚刚盛开,所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让春的气象在这里续写。千百年来,这里的牡丹悄然绽放于黄土沟壑中,不需要喝彩,只求心中的那份淡然与宁静。在榆林城区附近,仅此一处的牡丹能千年不败,或许是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关键是这珍贵的山泉使然。
  流过了榆林城区,榆溪河水带着它的包容与坚毅,一路南行,汇入无定河,再汇入中华民——族母亲河 黄河,最后融入到大海之中,就完成了它生生不息的旅程。而榆林母亲河的河水,最主要来源就是像水掌泉、普惠泉、五龙泉这样的沙漠清泉,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自然力量!
  榆林,这座屹立近六百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有了众多的沙漠清泉,而厚重、而亲切、而令人神往。它既有黄土高原的壮阔,又有塞上江南的风韵,是北国风情和南国色调的完美结合。或许这就是造物主给榆林大地最奇妙的馈赠吧!不由得想起唐代一位禅师和唐宣宗李忱联合创作的《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编辑:北月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