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长安区非遗乡集:非遗助扶贫 文化兴乡村

来源:华商网 作者: 时间:2020-10-30


华商网讯 小峪口村地处王莽东南部,秦岭脚下,小峪河畔,由郑家坡、小峪河、二里村等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13个村民小组,606户2067人,耕地面积1984亩,果林面积700多亩,2019年人均年收入1.9万元。农民增收,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带动。

“小峪口村是我精挑细选的一个村子,这里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保持着原始的乡村风貌风情,非常适合做非遗文化乡集。”10月27日,采访团在长安区小峪口村的“非遗乡集”里,见到了鱼化泥叫叫的传承人杨帆。鱼化“泥叫叫”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形态各异,兼有音响和观赏双重属性。因吹起时呜呜作响、委婉回转,故称为“泥叫叫”。如今,小峪口村的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仅用四个月就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地,直接带动周边居民增收。

3.jpg

1996年,杨帆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便投入到“泥叫叫”技艺传承和艺术创作中。作为非遗传承的探索者,他率先在长安小峪建立了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积极探索“非遗+民宿”、“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生活”等多种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和非遗乡集新业态。

2.jpg

在他看来,非遗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精髓,乡村是它最合适的土壤,也更有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乡集将这种传统文化集合在一块共同发声和传承,比单一项目更有内容、更有核心价值。这也是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希望通过非遗乡集,使这个小山村形成特有的文化集群,让文化集群在这里发光发热,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杨帆说道。

5ElIP5AySXWUiLi1.jpg

目前,利用小峪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山水资源,结合美丽庭院、美丽农家乐、美丽山水景色、美丽民俗等,充分利用王莽节庆、旅游、文化等特色,小峪口村非遗乡集已经吸引来了泥叫叫、脸谱、古狮子收藏、木兰摇等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产品扮靓了小峪口村,既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底蕴,也为村内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

今年3月以来,长安区以绿水青山为引子,以花园乡村为基点,探索创办了名为“非遗乡集”的新型产业模式,随着“非遗乡集”的影响力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外来人”到村内吃、住、游、购、租,进行消费,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和致富项目。在非遗的带动下,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