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泾渭茯茶打造陕西名片 非遗产业助力秦巴山区 来源:陕西网 作者: 刘思琦 时间:2020-10-26
茶,作为中国特有的产物,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世界各地。来自秦岭深处的泾渭茯茶,在这条政治、经济、文化之路上,散发着它的独有醇香。10月24日,“决战决胜谱新篇 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脱贫攻坚纪实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咸阳泾渭茯茶基地,了解咸阳泾渭茯茶和秦巴山区茶农的扶贫故事。 泾渭茯茶产销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最早的黑茶产品。其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清彻红浓、醇厚回甘绵滑。记者了解到,伏茶一般要经过二十九道工艺才能制作完成,其中古代为解决茯茶出口量不断加大,而压缩茶叶体积,筑制砖茶的独特包装手艺也延续至今。 2009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成功恢复了陕西传统茯茶产业。据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介绍,近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把具有深文化和大品牌的高品质产品推向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作为陕西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泾渭茯茶潜心在茯茶历史发掘和文化传承上做足文章,定期举办茯茶非遗技艺传习,弘扬茯茶传统文化,使“茯茶之源”有口皆碑。茯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陕西名片。 十年发展过程中,泾渭茯茶不但拯救了濒临绝迹的陕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找到了稳定解决陕南大量大宗茶的可靠出路。 秦巴山地是集革命老区、国家水源保护地、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重点连片特别贫困区域。但其环境特别优异,这里的茶产业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春茶采不及,收入有限,但茯茶可以收夏秋茶。茯茶使陕南大量早春之后弃采的茶树鲜叶产生了价值,通过收购陕南茶叶,让没有好田、好地、好体力、好智力和销售能力的、最艰难的贫困人群获得劳动收入。”纪晓明介绍道。 据记者了解,泾渭茯茶在陕南地区建起了3000多亩自有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带领茶农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按照市场价值导向种植生产茶叶产品,并通过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吸纳就业,通过技术培训提高茶农技能和水平。目前,泾渭茯茶平均每年收购毛茶1500余吨,茶农增收约3300多万元,每1吨原料可生产加工830余公斤左右的茯茶。期间,泾渭茯茶通过技术帮扶、采购帮扶、劳力帮扶、用工帮扶、经济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工作,为陕南贫困地区的茶农提供了稳定、持久增加收益的途径。 2020年7月,通过秦都区、咸阳市、陕西省扶贫办上报国家扶贫办,具有显著带贫、减贫机制的泾渭茯茶入选第六批国家扶贫产品目录。一个以泾渭茯茶为核心的扶贫产业机制已初步形成,精准扶贫效应已显现。泾渭茯茶也将继续传承陕西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断散发醇香的“黑金花”。(记者 刘思琦) 编辑:慕瑜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