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陕西山阳县:秦岭明珠谱华章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6-23
原标题:秦岭明珠谱华章——山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秦岭最美是商洛,无限风光在山阳。89年前,挽救了红四方面军的漫川关战斗在山阳县打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多年过去,在红色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山阳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如今的山阳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打造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夏日的山阳,苍翠欲滴,绿波无尽。 站在山阳县漫川关镇与南宽坪镇交界的黄花岭,微风吹来,茶香醉人。南宽坪镇镇长邓秀峰说,这里是板栗、茶叶立体套种示范基地。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狠抓绿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林果业和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南宽坪镇甘沟村村民冯永胜是受益者之一。他在荒山上栽植板栗15亩,又在板栗树中间套种茶叶。“我一年板栗收入2万多元,年产商品茶200多斤,每斤300元左右,两项收入超过8万元。”开心的笑容始终挂在冯永胜脸上。 在一山之隔的法官镇两岔口村,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的立体林业经济同样风生水起。该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两岔口村核桃示范基地4130亩,其中流转土地2800亩,与农户联营1330亩。公司实行立体林业发展模式,在核桃园下套种油(药)用牡丹2000亩、地膜洋芋500亩、黄姜等中药材1000亩。基地建成后,受益农户362户,流转土地租金117.6万元,实现务工收入220多万元。 “十三五”期间,山阳县围绕“强药、扩菌、稳果、优畜”四大工程,推动林业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县累计新建核桃良种示范园5.76万亩,核桃总面积达到65.3万亩;发展核桃初加工厂(点)15个、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53家;核桃年产量2.6万吨,实现产值3.9亿元,农民户均核桃收入3500元左右;累计新发展中药材基地35.74万亩。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山阳县核桃、板栗的产量和质量连年提升,中药材产业连续四年位居商洛市第一,林业产业风生水起,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助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产城协同发展 做强县域经济 6月4日,山阳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一条条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充电器、卷发棒等各类产品整齐摆放、陆续装箱。 该公司主要从事5G设备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开放式电源适配器和小家电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产品远销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其5G设备电源适配器项目于2020年12月签约入驻山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4000万元,安置就业750人以上。 “优良的营商环境,优质的人力资源,还有便利的交通环境,是我最终选择在山阳投资的原因。”瑞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锡说,福银高速的出口就在园区外,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十分方便。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争取海关授信,未来可通过从西安发车的中欧班列发货,加快海外订单的交付时间。 走进山阳高新区,一幢幢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车间里机器自动化生产、高效能运转。金川封幸公司成功破解了黄姜清洁生产世界性难题,成为国家行业生产标准;丰源公司万吨氮化钒产能稳居全球第一;五洲公司钒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如今,山阳高新区已经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引领县域经济、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山阳县优化产业布局,规划产业板块,坚持产城协同发展,形成由东部必康医药产业园和西部县域工业集中区两个组团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扣资源、生态、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目前入园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184家。 2020年,山阳县实现生产总值144.3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6.9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7.5%;财政总收入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商洛市第一方阵。 奏响民生“乐章” 提升幸福指数 夏日傍晚,漫步在山阳县城的滨河休闲运动长廊,欣赏着美丽的城市夜景,悠然惬意。“以前的县河,钓鱼是唯一的乐趣。现在,河边的休闲运动长廊是我们早晚休闲健身的好地方!”一位居民笑着说。 近年来,山阳县扎实推进“东进西扩、南拓北优、中部提升”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功能布局逐步完善、城市品位有效提升。按照“城镇景区化”要求,该县将景区元素融入县城建设,先后建成了滨河休闲运动长廊、城市景观大桥、县河蓄水成湖、翠屏山森林公园及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打造了运动休闲、道德文化、法治文化等一批特色街区,构建了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画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三五”期间,山阳县以惠民利民为根本,累计实施民生捆绑项目105个,完成投资140亿元。水阳高速、必康大道、漫川过境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新修改造色小、峪峒、银照等公路31条810公里,建设通村水泥路和通达工程1100公里,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改扩建城区一幼、一小等学校8所,新增学位7200个,有效解决了城区幼儿园入学难、小学大班额问题;新建高坝幼儿园等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15所,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县医院、中医院迁入新址正式运营。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现“三馆合一”。改扩建区域和镇敬老院14所,新建兜底保障院5所,建成城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2个。城区集中供热等城建项目建成投用,“气化山阳”管网铺设基本到位,卜吉河、丰阳塔等棚改项目扎实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和24个镇村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 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山阳县“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突出问题全面解决,30707户、106770人全部脱贫,1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十三五”期间,山阳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十三五”末,山阳县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5.8%;规上工业总产值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9.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8.9%。 2021年一季度,山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1亿元,同比增长14.2%;规上工业总产值52.06亿元,同比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亿元,同比增长30.7%;财政总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42.9%;地方财政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6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68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元,同比增长17.5%。 (通讯员 李小玮 整理) 山阳县高速公路网。记者 安涛 摄 编辑:慕瑜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