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5-07
20世纪20年代,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等人先后来到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的咸林中学任教,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渭南、西安乃至河南、山西等地的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接受教育,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近年来,华州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推动全区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自2017年担任高塘中心小学校长以来,肖勇发现他们镇上的6所小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回流”现象。“尤其是北村小学,每年都比往年多10余个学生。”4月22日,肖勇向记者介绍,“这说明,家长越来越认可我们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 走进北村小学,一栋3层现代化综合楼显得很气派。“现在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一体机,安装了空调,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也一应俱全。”肖勇说,针对留守儿童,学校还建设了关爱儿童之家,里面有宿舍、阅览室、心灵呵护室等。 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区创建为契机,争取资金近2亿元,用于薄弱学校提升改造等,使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如今,华州区已创建渭南市“九项示范校”175所,“千校达标”学校55所。 在提升学校硬件的同时,华州区还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招聘教师482人,有效缓解了中小学教师不足问题。“目前北村小学有了专业的音乐、体育和美术老师,而以前这些课基本都是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代教的。”肖勇说。 另外,华州区还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及教学能手赛教活动,激励和带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已累计培养省级名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名,省级教学能手54名。 聚焦体艺特色和课堂改革 对于少华中学初一学生段静怡来说,每天下午5点半后去操场射箭的一个小时,是一天之中最为快乐的时光。“这时候会让自己忘记课业压力,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段静怡说。 “段静怡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是初一年级极个别能拉开弓、18米内不脱靶的学生呢!”少华中学德育处主任段鹏飞说,学校在开足体音美劳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目前有射箭、篮球、葫芦丝等社团10多个。“由于射箭社团办得好,学校还被中国射箭协会授予了‘全国射箭重点学校’称号呢。” 据了解,目前华州区全区中小学共成立跳绳、篮球、书法、声乐、舞蹈、剪纸等社团200余个。陕化小学、城关小学、毓秀小学等学校还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在深入开展社团活动、充分展现学生特长的同时,华州区各中小学聚焦课堂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瓜坡镇陕化小学的语文课堂为例,老师会根据学科特点,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关键词与图形、色彩、线条、符号等元素建立链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涵。除此之外,毓秀小学开发了语文学科的“单元整合2314教学模式”,城关小学采取了“边学边教、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城关初级中学则实行了作业分层布置。 深耕红色资源与本土资源 4月12日,华州区城关小学的党员教师代表与54名学生,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了“小小讲解员”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李可馨说:“能有机会讲述党的故事,学习革命精神,这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据负责此次活动的老师马琳红介绍,自2017年以来,城关小学每年都会定期选拔一批符合条件的孩子,前往渭华起义纪念馆学习锻炼。“孩子们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可以利用周末与节假日时间‘上岗’当讲解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华州区的孩子了解渭华起义这段历史,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综合能力。”马琳红说。 依托渭华起义这一红色资源优势,华州区广大师生广泛开展祭奠英烈、寻访英雄足迹、讲好英雄故事、颂扬英雄精神等系列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此外,华州区深耕本土资源,广泛开展皮影、剪纸、面花等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办学内涵,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城关小学被评为“渭南市非遗传承示范学校”,铁中、高塘中学、毓秀小学被评为“渭南市华州区非遗传承示范学校”。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渭南市委、市政府为全市教育发展制定了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方案,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狠抓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局长赵华鹏说。 成绩单 渭南市华州区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25所,在校学生、幼儿36602人,在职公办教职工2664人。近年来,华州区先后获得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区、陕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等称号。 华州区坚持德育为先,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和华州非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和主题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已创建国家级研学实践基地1个、省级研学基地2个、市级研学基地4个、区级研学基地7个,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研学1万多人次。 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渭滨小学的孩子们在上课。记者 田锡超 摄 编辑:慕瑜相关推荐: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