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渭南澄城县:全力保护革命遗存 世代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光 时间:2021-04-19

505dd986e8b64de7acdf4ecafa99124b.jpg

e924acefcc55a3379f15c38b78010eae_img_283_443_294_199.png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素有“三辅之名城,冯翊之严邑”之称的渭南市澄城县,不仅是一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神奇土地,也是一方洒满了革命者鲜血和建设者汗水的红色热土,是一个素有红色情结、传承红色基因、遍布红色印迹的“革命老根据地”。4月13日,渭南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澄城县,先后来到壶梯山战斗遗址、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旧址和尧头窑遗址,一起寻迹红色历史,亲身感受这片红色热土的动人故事。
  激战壶梯山
  壶梯山海拔1200米,既是黄龙解放区的门户,也是连接陕北与关中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8年,全国军事、政治和敌强我弱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蒋介石想趁西北野战军出击西府返回黄龙解放区整训之机,命令胡宗南部裴昌会兵团4个师7万多人进犯黄龙解放区,企图控制黄龙山南麓的壶梯山、将军山等要点,封锁我军南进的道路。
  这时候,西北野战军已经在石堡以南设下了口袋阵,想诱敌深入再歼灭之。可国民党整编36师师长钟松心里明白,壶梯山万万不能失守;如果壶梯山失守,则冯原以南无险可守。钟松命令第28旅居左,在冯原镇魏仙桥、冯原村、壶梯山占领阵地;命第165旅居右,在壶梯山东侧至刘家洼东线占领阵地。国民党整编36师在壶梯山周围正面宽12公里、纵深长6公里的地域,构筑要点式攻防体系。
  西北野战军诱敌未果,决定放弃原定的石堡伏击计划,由在山区伏击敌人变成了主动出山歼灭敌人。
  1948年8月6日,彭德怀带上王震等各纵队的干部,亲自到冯原镇附近察看地形。最后确定采取重点突破、割裂围歼的策略,并把啃下壶梯山这块“硬骨头”的时间确定在8月8日。
  8月8日拂晓,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下达了发起冲击的命令。由王震司令员指挥的第二纵队先后发动了两次进攻,首先占领了壶梯山守军的一号、二号集团工事。中午12时许,西北野战军二纵部队已分割包围了壶梯山周围国民党军所有阵地,使其陷入各自为战、不能互相策应的局面。
  下午4时整,二纵司令部发出了总攻命令!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在第一纵队配合下,从北、西、东三面同时发起进攻。王震司令员指挥的359旅从北向南进攻,王恩茂副政委指挥的独6旅由西向东进攻,郭鹏副司令员指挥的独4旅由东向西进攻。
  英勇善战的西北野战军仅用75分钟,就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全歼国民党第36师28旅精锐82团。此后西北野战军乘胜追击,在王庄镇杨家洼村一带予国民党整编36师以歼灭性打击。此役共俘、歼国民党军队9097人,击毙敌少将、副师长朱侠,俘敌少将、参谋长张先觉,少将、高级参议李秀,国民政府国防部战地少将、视察官马国荣等人。
  在壶梯山战役中,3军7师19团副团长李剑等503名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澄城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供给野战军部队数万公斤粮食、面粉及大批的鞋袜、衣物等物资,保证了部队的需求。澄城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伤员,澄城游击支队侦查敌情,牵制敌军,积极配合部队作战,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壶梯山战役是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英勇善战的西北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进犯延安的国民党胡宗南36师主力,牵制了国民党对华东等其他战场的兵力增援,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和陈赓、谢富治兵团进军中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挺进关中、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解放大西北的序曲由此奏响
  1949年4月19日至23日,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在澄城县王庄镇平城村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由于彭德怀司令员在参加七届二中全会后到山西指挥太原战役,王震同志传达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主席的总结讲话。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要抓紧进行军事训练,筹备粮草,弄清敌情,准备吃大苦,打大仗,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
  随后,野战军掀起练兵的热潮,加强攻坚、巷战的训练,并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和《我军城市政策十五条》,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素质和政策水平。各部队都抽调一部分兵力和侦察部队组成先遣支队,展开侦察活动,在晋南和东府地区筹集粮食,架桥修路,保证了华北第十八、十九兵团顺利入陕作战。解放大西北的序曲由此奏响!
  2016年,澄城县党政联席会议将该旧址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县委、县政府予以授牌。2018年1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将“西北(第一)野战军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纳入陕西省革命遗址名录。
  中国民间第一窑——尧头窑
  作为黄河流域著名的窑口之一,尧头窑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带,是北方民间瓷窑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尧头窑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明朝澄城县志“澄城瓷砂始于唐(公元618年)”的记载是最早关于尧头窑的文字印证。明天启五年刻印的《同州府志》也记载“澄城尧头产陶瓷器”。清嘉庆县志载,澄城产紫砂器,朴实耐用,民国十五年《澄城附志》记述,境内工艺不兴,无其他特产,著名者惟长润镇(尧头)之瓷器,余皆寻常之物。可见尧头窑迄今已有千余年烧制陶瓷的窑火延续的历史。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位于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遗址面积约4平方公里。现存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窑址129座、古民居75处、制瓷作坊78处、庙宇祠堂17处、瓷片堆积层3处,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存最丰富的古瓷窑遗址。园区建有游客服务中心、陶瓷文化广场、景观文化墙、步行景观慢道、全省最长景观吊桥、陶瓷作坊、陶瓷体验区等,绿化面积达400亩,环境优美。
  2006年5月,尧头窑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5月,尧头窑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尧头村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2月,尧头镇被国家住建部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6月,尧头黑瓷被全国质检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12月,经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组织评定,尧头窑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9年,以国家AAAA级景区尧头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景区,依托尧头窑遗址、传统古村落,深挖遗址丰富文化内涵,以“走进祥和、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为主题,遵循“自然、生态、体验、文化”四位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旅游理念,使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研学修行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生态旅游园区。
  澄城县委书记王万庆表示:“澄城县将充分发挥壶梯山战斗遗址、西北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作用,以尧头窑为龙头,全域整合澄城考古资源、文物资源、山水资源、红色资源、非遗资源、美食资源,融合发展、重点推介,打造全国特色鲜明的文产融合试验区,用‘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