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书法进课堂不可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何超锋 时间:2021-06-02

b110c65fc3eb44e5450b787d3fbc8366_img_250_384_340_165.png

西安市红光路小学的书法课堂

b110c65fc3eb44e5450b787d3fbc8366_img_485_418_171_177.png

西安市大雁塔小学曲江分校学生练习书法


编者按: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提到,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书法进课堂缺少专业教师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自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推进书法进课堂工作。尤其是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一些省市陆续出台了书法进中考的文件,这引发广大家长和师生的热议。一部分声音表示应当支持,毕竟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更是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一部分声音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现在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如果书法纳入考试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有一部分声音表示,此事关系重大,应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近期,记者对西安的一些学校进行实地采访,了解书法进课堂的现状。通过采访发现,目前开设一周一节书法课的学校并不多,很多学校都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在开展书法教育,还有一些学校采取举办书法活动推进书法教育,还有一些学校则把书法布置为寒暑假的作业,以此落实书法教育。
  采访中,一位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孩子学书法是好事,但是学校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只能将书法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来开展。”缺少专业的书法教师,这是目前很多学校推进书法教育的阻碍。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书法教师张宽荣对记者说:自己是语文教师,因为本身热爱书法,也加入了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所以主动担任学校的书法教师,但并非所有语文教师都会带书法课,能带书法课的语文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导致书法教师的短缺。
  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为1.6亿人,如果按一个教师带300名学生来计算,就需要53万书法教师,而目前的专业书法教师数量远远要低于这个数字。
  书法进课堂是一种社会共识
  5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安市大雁塔小学曲江分校,每周三下午是学校书法兴趣班上课的时间。在学校的书法教室里,集中了2-5年级约40名学生,据书法教师薛志新介绍,这学期学校开办了书法兴趣班,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上课。因为学生的年龄不同,加之兴趣班以培养兴趣为主,每个学生的书法学习情况也不一样。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们都有浓厚的书法学习兴趣。
  5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安市莲湖区红光路小学,在书法教室里三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书法课,目前学校安排了3-5年级的学生每周上一节书法课,并采用书法教师讲课、班主任老师跟课的形式,保障了上课的秩序,也让学生和家长对书法教育重视起来。记者看到,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书法,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经把书法写得有模有样。西安市莲湖区红光路小学校长姚军对记者说:“红光路小学高度重视书法教育,书法承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彰显艺术魅力和时代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个孩子从小去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要。”
  在采访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书法社团负责人张耀西对记者说: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开设书法社团有8年时间了,固定社员有40人,自己曾经带的几个学生也通过高考书法类招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说到书法进课堂,张耀西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孩子学书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也符合中华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目前制约书法进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科学性和标准化的教学,如果老师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教学效果也要大打折扣。近些年,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丑书”“怪书”“江湖书法”进课堂上考卷的闹剧,这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下,校外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书法培训班遍地开花。记者在一些校园周边发现,虽然距暑假还有将近一个月,但是来书法培训班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
  记者采访到来培训班咨询的家长高先生,他说:“孩子下学期上三年级,马上暑假就要到了,听说未来书法要纳入考试,因此让孩子提早接触书法。即使不考试,学习书法对孩子也有益身心发展。”
  书法课堂需要探索教学形式及内涵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一些学校的书法老师介绍书法教学经验时,谈到学校使用“活字影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采访到了国家专利产品“活字影帖”的发明人李军,据李军讲:自己从小出生在碑林博物馆旁边,因此对书法有着难舍难分的感情,当自己练好书法之后,很多周围的人都想学书法,自己却苦于没时间手把手去教,因此萌生了发明“活字影帖”的念头。经过李军八年的研发与实践,在学校、社区、企业等机构取得了较好的影响,让一批书法爱好者写出标准规范的楷书,对社会进行了很好的书法普及。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教学工具的发明革新,对书法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可以看出,国家相关文件的发布,给书法教育带来了美好的春天。在“提笔忘字”的时代,加强书法教育就是加强汉字书写的培育,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里,不仅是中小学生要学书法,每个中国人都该学书法!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何超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