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童诗润童心,诗意漫校园

——记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诗歌教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何超锋 时间:2021-05-19

6212226e4f2e8078ef3174c8fb788885_img_684_1140_181_122.png

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孟建国(左)为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授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每天清晨的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萦绕着学生朗朗的诵读声。
  诵读诗歌是全校学生的日常功课
  在这所校园中,有这样一群爱诗的孩子:每天清晨来到校园,落座即读书。低年级的孩子手中捧着老师们精心挑选的《日有所诵》校本课程,摇头晃脑大声地读着;中、高年级的他们或手捧语文书,或拿出学校汇编的课外古诗词补充材料,不一会儿,教室、走廊、校园都浸润在诗的语言里。
  引领学生欣赏诗歌,利用节庆创作诗歌
  在这所校园中,有这样的一群老师:他们具有敏锐的捕捉力。2020年疫情暴发,“停课不停学”成了一种特殊时期新的教学方式。他们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做好防护,利用网上云学习,通过手中的笔记录下2020难忘的记忆,写下了一首首属于大兴学子的抗疫诗歌。他们善于抓住童心,在学生怀有对世界美好想象的情怀下,专门开设童诗欣赏课,带领学生慢慢体会、细细咀嚼,品尝诗中的滋味,并进行诗歌创作,将他们出其不意地吐出的充满韵味的话写下来,变成一首首优美的童诗,配以插画,让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国旗下主题演讲、读书日、母亲节、中秋节……都是学生妙笔生花,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家校携手共建诗歌校园
  在这所校园中,还有一群积极参与诗歌创作的家长。当学校举办国庆系列活动征稿,家长们积极参与,以自己的行为示范,带动孩子进行诗歌创作。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家长的广泛参与,使得校园变得诗意盎然。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何超锋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