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让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榆林市榆阳区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未知 作者: 时间:2019-06-26
榆林市五幼和镇川镇中心幼儿园进行教师交流轮岗活动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通讯员 王森 陈杨)2017年2月,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榆林市榆阳区紧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在改革乡村教师分配选调制度、实施乡镇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走教制度、稳步提高教师工作津贴的基础上,依托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打造了一批“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大幅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时,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组建共同体乡镇学校有了“靠山” 刘官寨九年制学校由原刘官寨中学和刘官寨小学合并而成。一直以来,学校教师的办公室,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修建的老窑旧房;最“气派”的二层小楼虽漏水严重、设备短缺,却一直扮演着音美活动室、计算机室、团队活动室、师生活动室等多重“角色”;锅炉老旧不堪,学生喝水、取暖都有问题;学生灶没建起来,师生就餐极不方便,几乎没人愿意住校。加之学校管理落后、教学质量欠佳,最终导致优秀生源外流严重,办学规模逐年萎缩…… 2016年,在榆林市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下,榆阳区开始着手在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发展共同体办学模式,出台《关于推行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施方案》并试点组建了榆林市第七中学和青云中学发展共同体。次年,该区又将该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刘官寨九年制学校与榆林市第六中学也从此“结亲”。 在该模式下,城乡学校采取“1+1”“1+N”办法,一个中心校和一个或多个成员校以“结亲”形式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学校还通过成立共同体建设委员会、实行中心校(优质学校)校长负责制,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师生交流、督导考核、效益联评六个“一体化”,以达到全面盘活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2017年,榆阳区先后组建了11个学校发展共同体。 当年秋季开学前后,作为“共同体”第一责任人,榆林六中校长梅亮华多次来到刘官寨学校,一次次协调解决刘官寨九年制学校的各种问题。 取暖没有碳,他积极联系煤矿企业赞助;锅炉老旧,他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进行更换;开展活动没音响,他直接从榆林六中抽调设备;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他现身说法鼓励大家扎根基层、乐于奉献…… 新修的师生餐厅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今年8月,四层师生宿办楼就将竣工;学校操场和新楼前的道路、院落均已硬化。“与榆林六中‘结亲’不到两年,学校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遇到问题不再愁,共同体就是我们的‘靠山’。”刘官寨九年制学校校长刘军亮说。 全方位交流优质资源全面“辐射” 硬件问题解决了,教学质量又该如何提升?对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所在,榆阳区要求中心校采取实地指导、分层培训、研修交流、示范帮带、联评考核等手段,广泛开展师资交流、培训研讨、名师带徒等活动,将办学思想、管理经验、优质师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教学科研等优质资源向成员校辐射。 在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体系中,中心校和成员校之间通过教师轮岗、鼓励中心校教师到成员校支教、举办班主任交流活动等,帮助成员校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这一举措已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榆林六中英语教师李丽霞表示,她将和其他优秀教师一样,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刘官寨学校的同仁们。 此外,共同体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学生交流长效机制。中心校会定期选派成员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互动体验;共同举办学生素质展演、城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手拉手”联谊互助等活动,组建年级发展共同体和班级发展共同体,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一体化,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 3月27日,榆林市第五幼儿园教师马芝香向镇川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作了题为《幼儿园科研工作的设计与实施》的授课,通过远程教学设备,镇川镇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通过高清视频同时参与了培训。据了解,榆林五幼与镇川镇幼儿园、马合镇幼儿园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以来,3所幼儿园之间会不定期开展远程课程教学互动。“每次开展互动时,孩子们脸上都挂着欣喜期待的笑容,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榆林五幼园长高亚娜说。 目前,榆阳区已经为所有共同体学校配置了高清远程互动设备,共同体建设实现现场全景化、指导全程化、交流便捷化、发展同步化和帮扶常态化。 深层次融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为推进城乡教育深度融合,榆阳区教体局每年还会根据中心校、成员校实际情况,在全区开展一次质量联评和效益评估,实现共同体学校捆绑式、一体化联动考核。该考核办法规定,中心校的年度考核成绩是中心校成绩的80豫与成员校成绩的20豫之和;成员校的年度考核成绩则是中心校成绩的20豫与成员校成绩的80豫之和。考核为优秀且排名前20%的共同体学校,将受到表彰奖励。 “没有实行捆绑式一体化考核和效益联评前,学校发展共同体很难深度融合,部分中心校甚至感觉能帮则帮,尽己所能就好。现在大家一个是手心,一个是手背,已经开始同呼吸、共命运,走得自然更近了。”高亚娜形象地说。 据了解,继2017年组建11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后,2018年,榆阳区建成榆林市第三小学和补浪河中心小学等20个学校发展共同体,2019年又组建了16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并逐步由义务教育领域扩展至学前教育领域。迄今为止,榆阳区已经组建48个学校发展共同体,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城区幼儿园、乡镇中心小学与城区名优小学、乡镇薄弱初中与乡镇优质初中、城区优质初中全部参与到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中,所有农村孩子都能在就近学校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教育资源。 榆阳区教体局局长尹增岗说:“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发展共同体正逐步向命运共同体转变,实现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特色共创、携手共进。城乡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有效补齐了乡村教育的短板,更为乡村教育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