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篆刻教育,还缺几把火 来源:美术报 作者: 时间:2019-01-21
武保金(武汉科技大学) 篆刻 释文:独上西楼
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观后 ■石安 2019年的第一天,上海图书馆以一场“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拉启了新年大幕。虽然冬寒料峭,但展厅里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观展归来,心有所感,写点文字以记。 本次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书法》杂志社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承办。 大展组委会邀请了11位国内知名的篆刻家担任评委: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担任评委会主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翟万益,上海书协副主席童衍方、刘一闻、徐正濂、孙慰祖、徐庆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系主任徐海,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记兼书法系主任沈浩,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李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和书法系副主任张索出任评委。 据闻,本次大展自去年7月份征稿以来,共有172所高校546位作者投稿,经评委专家团终审,最终有80所高校的224位作者入展,其中20位作者的作品获“荣誉提名作品”。 英雄不问出处 作为针对大学生的篆刻专业展,有着和其他书印展乃至篆刻展不同的特点。无论是参展人群,还是赛事组织,或者是评选标准,均有着自己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更具群体性、更具青春活力,当然或许在评选标准上也会略有不同,比如更宽容些,更看重综合潜质等等。 从入展作者的地域分布来看,篆刻艺术正在全国遍地开花,除台湾以外的其他大陆各省高校均有参展者。从现场展出的印作看,入展者的印风同样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取径多元成为本次大学生篆刻大展的重要特点,呈现百花齐放的可喜现象,正应了大展组委会“海纳百川,金石为开”的展事宗旨。 英雄不问出处,从入展作者看,无论是985,还是211,或者是不知名的学校;不论是顶级艺术院校的书法专业学生,还是非名校的非专业学生;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均有见于入展者。从入展分布来看,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篆刻这门艺术养成仍带有浓浓的个人奋斗色彩。在资讯流通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青年印人是靠个人努力(个人摸索或师徒相授),还是依靠团体力量(如院系专业学习、专业培训等),亦是很有意思及值得思考的话题。 印风取名多元 从入展作品的印风取径来看,多元化是重要特点:既有取径于秦汉古风的,尤其是战国古玺,以及传统主流的秦印、汉印等,也有取径于明清诸家如浙派、皖派吴让之、黄牧甫的,以及近代陈巨来为典范的元朱文,更有直接向当代印坛大家学习,如取法韩天衡等的。 此外,也有一小部分入展作品是取法相对偏门并在传统上视为印坛式微的唐宋印风的,如泉州师范学院石扬子、渤海大学徐达、江汉大学杨欢等的作品,亦有种耳目一新之感,不失探索的勇气。 总体来说,本次大展入展作品的印风并没有太多地域局限,强烈的地域特征没有了。比如上海的入展作品除了传统上的取径近当代海派名家外,倒有不少是取径于战国古玺印风的,由此可见一斑。其他地区也类似,即使同一学校的入展者也往往在印风取径上有着多元化的特点。 在向前人学习和取径方面,也同样呈现出充分开放的特点,甚至同一印人的送展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印风相参,并不是原样照搬的样子。这是可贵之处,体现了年轻印人思考与探索的努力,这或许也是时代使然,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亦将是未来印坛的发展趋势。 以褒扬后学为重 写意还是工稳?就具体印作而言,无论是成人印展,还是本次大学生印展,印作本身总体就是写意印和工稳印两大风格阵营。本届大学生印展看,很难说哪个占了上风,工稳易见功力,写意彰显个性。至于各人偏好哪种,只能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无论哪种,注重传统,篆法得法,章法有绪,刀法谨严,形神兼具是共同要求。对于尚处学习与传承为主的高校学生而言,既要沉得住气向传统汲取营养,又不应湮灭青年所应有的青春活力和张扬个性,取舍之间,殊有不易,大展评委兼顾到这点,更以褒扬后学为重,这从参展作品中亦可看出这样的开放状态,是可喜之处。 专精还是广博?先专精后广博,还是先广博后专精,历来各家有言,各执己见。但百川归海,无论先后,都应是抵达艺术目标所必经之路,只不过是取径不同而已,任何偏废其实都不妥。 传统还是创新?虽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青春活力,但因篆刻的特殊性,总体还是以向传统学习为主。故我们赏析眼前琳琅满目的印作时,也往往更易从传统印风中找到作者的取径源流。这总体是好事,篆刻欲成风格,需先能熔铸古人,后始能自成一家,此为有本之源,古今有成就的印人莫不是这样过来的。从这点而言,要求大学生篆刻作者即有很强的个人面目甚至说个性印风,则多少有些揠苗助长的嫌疑。 书法篆刻研习者日众 印章不再只是自娱自乐或者小范围的书斋把玩之物,当代印人越来越多地把其当作展示作品来看,其展示介质不仅限于手中、书房。而更多以印屏的形式出现在更大空间的展厅,或者以印蜕乃至原石的形式展示在橱窗里,这或许对于印章会产生某种变化,不可不视之。比如本次大展上,主办方以放大的印章印刷品作为区隔,从而避免了观众观展视觉疲劳,而大印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也为印展增添些许亮色,不失为印章品赏的可取之道。 举办大学生专业篆刻展的意义在于利于弘扬篆刻文化,更早发现有潜力的新人,有利于专业化发展,便于营造和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与条件,有利于篆刻产业的长远和良性发展。另一角度看,近两年更多高校开设书法(含篆刻)专业以来,书法篆刻研习者在大学生群体中明显多了,这也是本次大展应者如云的原因之一。 本次大展开幕式上,可以见到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中国印坛重量级人物韩天衡、李刚田、黄惇、许雄志等为大展站台。近些年篆刻作者在书法展的比重越来越高,专门的篆刻展也开始多起来,国家和地方的艺术基金也渐有专辟为篆刻艺术项目的扶持政策等等,都可见篆刻这个“小众”艺术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的趋势。 高校篆刻教育,还缺几把火 ■陈若茜 整理 高校篆刻教育在当下有什么经验,又有哪些值得反思之处?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高校篆刻教学研讨会”上,有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不少大学生篆刻存在文字学素养等方面的缺失。下面刊登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 要倡导日常书写 张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与国画系副主任) 华师大的书法专业,在教学当中有几个关键词——“日常书写”,对书法文化的坚守和发扬始终是书法篆刻专业的教学宗旨。倡导日常书写,要求每位学生每天用毛笔记日记,尽管这件事情看起来有点麻烦,但还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断强化技法训练和应用创作能力。同时开设篆刻课,每日一印,像中小学生一样设置了一个签到表。 书法教师要兼长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教育部在五六年前下发了一个通知,书法要进中小学,对我们大学书法教育更添了一把火,目前衔接得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师范院校。我们大学要教好,路子要走正,半个月以前我们去参加第八届全国篆刻展和全国第三届册页展,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差,现在有一部分人回去做工匠的事情,这种事情对还是不对,可以拿出来大家讨论。 现在全国高校里面的老师,书法专业的老师是不是既善书法,也善篆刻,还是说只有书法老师,篆刻比较平平。现在大学里拜把子的风气很盛,这样会带坏大学里的学术风气。大学里的老师能不能兼长,如果这个老师是专门教篆刻的,像温州出来的方介堪在上海美专是不教书法的,专教篆刻。现在不同的高校书法专业水平和侧重各不相同,也有各自的特色和风格,有的跟着老师走,应该讲永远是跟随老师走。所以教师的水平如何、教师的深度如何,教师的风格如何,都直接影响学生。 书法篆刻两者兼备 沈浩(中国美院书法系主任) 中国美院篆刻教学从1963年开始,我们的全称是“书法篆刻专业”,从那时起就强调教师和学生书法、篆刻两者兼善。在我们的专业建设之初对篆刻是非常重视的,沙老当时没有上书法课,专门来讲授印学,以这样的高度来定位这个专业。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学校的学生毕业出来还是书法、篆刻两者皆善。随着后来扩招以及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生源方面如果我们做过高要求,招生的时候就有问题,所以我们出了一个政策,本科考学的时候用摹印稿的方式进行招生,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十年,平心而论,我个人觉得在篆刻方面有削弱的状态,因为只篆不刻始终缺少一种真正走入篆刻领域的亲近感,因为篆刻有篆和刻两个方面,现在只篆不刻,拿起刀那种感受没有,很多精微的艺术感觉缺少了一部分。 2010年之后我们恢复要考刻,这中间几年毕业创作的时候也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考核,对篆刻感兴趣的毕业创作的时候要展示篆刻,不感兴趣可以不展示篆刻,总有大概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还是很执着的,但是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篆刻几乎没感觉,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摆在这里,要引起重视。 书从印出、印从书出 汪永江(浙江大学副教授) 我想谈谈书法专业的学生培养,在篆刻课程中如何立足全科的立场。我主要是谈本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博士生的关联,这一段是最重要的,学生未来的学科意识和素质在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篆刻课程如何在书法专业总体当中设置教学形态,书法专业的全称是“书法篆刻学”,在这个从属关系当然中,篆刻教学往往会被弱化,课程量少,还有很多教学盲点,尤其是和书法课程排列当中有很多盲区,造成了课程很难进行,执行过程当中很多课程其实都被忽略了,比如说文字学,书法和篆刻两门课程是分离的,所以一个全科形态的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有全科形态的老师和教学管理系统和教案来执行。 书从印出,印从书出,其实篆刻教学的根本是篆隶打底的书法专业基础,在书法专业整体当中如果把篆刻这门课程上好,要学习印学发展历史、印学理论和文字学这些基础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具体教学的第一线往往课程量太少,很多老师只侧重于教学实践,把史学这部分淡化掉,文字学很难和篆刻接轨,所以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本科生教育过程当中一定是全科的形态。 好的篆刻老师,在篆书过程当中都应该从属于篆刻,文字学更应该把书法和篆刻结合在一起考虑,把书法当中的内容成为篆刻的基础,把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一个学生要成为全科型的人才,书法、篆刻专业要兼善,而且要整合在一起,最重要形成篆刻支持影响书法,书法同时又推动篆刻,讲书法要连带篆刻,比如讲到古文字时,把篆刻文字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我们上的是篆书课,我们把古玺内容并列其中,我们不是把篆刻单独拿出来上,因为这部分内容是篆刻的基础,我们把篆刻内容有一部分和篆书结合起来,打好篆隶的基础,篆刻的发展就会比较便利。 学制上,课程总量上,我觉得一个高水平的书法专业院校,必须篆刻是强项,而且这是教学的根本,如果没有篆刻这门课程,没有作品毕业展示出来是不合格的。我们都是尽可能在相对不太合理的学制当中做平衡,因为我们试图想培养全科型的,所以我们要求书法老师必须是精通篆刻,这样才能完成现在的教学计划。 对古篆风格追求趋同 李彤(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 南京艺术学院的书法专业和教学,也是有传承的,从最早的成教授到黄惇一直到我们这一辈。我们的篆刻课有三部分,篆隶、读史、流派,另外我们还有印学史和印学理论。南艺从老一辈老师一直强调两手硬,就是实践和理论,所以我们对教学基本上这两样都是很强的。但是不可否认,相对来讲学生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还是要超过篆刻。所以这次黄老问我,这次大学生篆刻展南艺的参展和获奖人数,我说不好意思,我们只进了四个,获奖了两个,相对于举办的书法展来说,学生对篆刻的热情没有那么高。不过南艺搞篆刻的学生相对还是比较多的。 篆刻,结合我们的教学和这次的评审,发现篆刻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评审我们发现,对于古代篆刻从风格的追求上比较趋同;第二,对于古代印章的解读也比较趋同,比如说对古玺的解读,过去老师个性化比较强,现在一带带一批,教育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培养的人才多,过去老师只培养一两个徒弟,现在一批学生二三十人,如果过多的解读都趋同的话,我想对于艺术本身发展来讲也是不利的,我们还是要强调百家争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对古代传统的理解简单化,觉得传统就是这样,实际上传统有各种不同的解读,这是高校篆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印用文字和入印文字 莫小不(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发现有这样一种倾向,有些学生非常重视文字,以至于不敢越雷池一步,查到是什么样,基本上按照什么样来做,稍微动一动认为就会出错,有些人又非常大胆,根本不管文字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掌握一定的古文字知识才能既正确又灵活地应用,因为灵活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篆刻用文字,其实从历史过来,包括两类文字,一类是印用文字,一类是入印文字,印用文字在那个时期本身用的都是篆书,但是其中有一类专门用于印章,对于这一类来说我们要比较准确地使用。而入印文字不一样,入印文字也包括两部分,比如赵之谦把原来不是用于印章的文字用在印章上,进行统一协调,让字更适合用在印章上。再就是篆刻家自己的字,刻所有的印章都用自己的字,这种是入印文字,本来不是专门用于印章的字,但是用在印章上了。 篆刻学如何从学科中独立出来 唐楷之(上海大学教授) 我觉得大学生篆刻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上独立出来的,非常有意义。 我的建议是篆刻学在上海可以提出怎么从学科中独立出来,怎么样培育,设置专门的篆刻教师,最重要的是教材的问题,刚才提到了文字学的问题,我就没有这个困惑,我的老师讲文字学,印章里面会出现什么古文字问题,主要讲这些。所以说实际上讲的很简单,很实用,就是印学里面的文字学,这对于我们编文字学教程或者说请文字学的老师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就是印学史、印论,非常枯燥,重要的断代、风格、包括后续的理论交流很难讲,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篆刻学独立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培养建造,现在有些学校里面一个老师把所有的课上完了,我们引进老师的时候,说是上篆刻的,但是其他的课不上吗?会遇到这样问题。现在全国近三百所高校里面,有多少符合书法和篆刻的标准,又有多少所能够把篆刻学作为一个新的方向,独立成一个门类,这都是今天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师资不平衡和短缺 王客(上海师范大学教师) 师资的不平衡和短缺是一个很严重的现状,不断增长的书法专业的建设和长期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之间的矛盾一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在座的各位中国美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出来的占一半以上,我们的培养人群其实很集中,毕业后能够教篆刻的去处也很集中。很多学校能上篆刻课、胜任篆刻课的老师不多,很多是篆刻课老师布置作业,也没有人指导。我从中国美院毕业,班上的同学原本有七个,毕业后继续从事刻篆的同学一半都没有,中国美院都是这种情况,其他院校的情况会更明显。所以说这个矛盾长期存在,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编辑:职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