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胡一涵:人间烟火气,至味是清欢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19-08-07

曲水流觞,只是文人墨客的雅兴。真正的诗,应该是跳动在生命中的澎湃,是融在骨子里的傲然,是一直活在诗里的坦荡。

——题记

在很多人眼里,诗就是浪漫、是温柔、是江南的细雨、是塞外的孤烟、是午后阳光下的淡淡忧愁、是惊涛骇浪间的几许豪迈。诗就像一朵圣洁的莲花,光芒耀眼;诗就像一曲不可亵渎的阳春白雪,浪漫高雅。但其实,诗并不仅仅是这样。诗中的这般高雅圣洁﹑乐观豪迈又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呢?不正是这般人间烟火气,才造就了至味清欢的史诗巨作吗?

人间烟火是一种历练,眼前苟且是一种收获。对于苏轼来说,亦若此矣。

天高云淡,月明风清。“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种沦落天涯的愁绪油然而生。初谪黄州的苏轼,亲友都不在身边,无人嘘寒问暖。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我与他相遇在春,看到的是他的悠然自得。

春日,他与友人出访踏春,却不曾想风雨忽至。同行的人纷纷狼狈躲避,慌忙离开。可他却毫不在意,悠然前行,吟咏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会儿,他似乎又有所感悟,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啊,自然界的风雨变幻,尚且无人知晓﹑无人预料,又是这般寻常,那我人生的起起落落﹑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

我与他相遇在夏,看到的是他的泰然自若。

夏夜,他不由得生出夜游的雅兴,前往承天寺拜访友人张怀民。二人在庭院漫步,谈笑风生。苏轼吟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人不禁相对仰天长笑。这哪里像是一个被朝廷贬谪的“罪人”,哪里又有着丝毫的颓废与不悦?这分明是安逸自适﹑一次轻松的畅游。是那澄碧的月色迷住了双眼,壮志难酬的苦闷也随风飘散了吗?

我与他相逢在秋,看到的是他的豪放豁达。

日落西山,秋风吹来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我看到一个憔悴的身影正从不远处走来,踏过落叶,踽踽独行。他缓缓走近了,面庞逐渐清晰起来,炯炯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疲倦,含笑间凝聚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哀愁。他又独自一人来到长江边上,微捋胡须,凝望滔滔东去的江水,回想着“乌台诗案”的苦楚,感叹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轻轻地,他走了,随滔滔东去的江水远去,正如他静悄悄地来过。我回首,夕阳下只留下一个老迈却依旧坚毅的身影。

岁月斑驳了游人的脸颊,千载过后洗尽了铅华。时光流逝,繁华散尽,唯有那人间烟火在尘世间静静绽放,也唯有那人间烟火可堪“至味清欢”。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