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举行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梁飞燕 时间:2025-11-1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36张秦腔脸谱画、300幅高清剧照、22位生旦净丑经典角色手绘图、14部秦腔代表作详解……11月10日,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一部系统介绍秦腔艺术的综合性读物,该书深度把脉秦人“最爱”,全面解析秦腔的角色行当、经典剧目、历史脉络及传承现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打造适合当代年轻人的“秦腔青春读本”。 发布会现场,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刚,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炜,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平出席并致辞。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秦腔》作者、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丁科民,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长惠敏莉等领导嘉宾及文化学者、出版界代表出席。
陈炜表示,秦腔不仅是舞台艺术,更是一部活着的地方史。对于出版人来说,保护和传承像秦腔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力量,既是我们的文化使命,也是应有责任。希望通过《秦腔》让更多读者,尤其是青年一代走进秦腔、理解秦腔、热爱秦腔。未来,双方还将携手挖掘陕西丰厚的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中国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 “《秦腔》一书将回荡在秦川大地的苍劲腔调,化作字里行间的时代史诗,这不仅仅是对一门古老艺术的记录,更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他们的坚韧、呐喊、爱与痛——最深刻的文学表达。”安平在致辞中表示,《秦腔》的出版,是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与中信出版集团贯彻落实陕西省政府与中信集团多元合作的文化成果,是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的重要一环,相信该书能够连接起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今后,双方将共同策划更多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的选题,创新出版形式,打通传播渠道,推出更多弘扬陕西文化、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
在对谈环节,作者丁科民谈新书《秦腔》力图站在时代前沿,打破常规,融学术于知识,汇古老于青春,合传统于时尚,辅以图文并茂的新颖版式,旨在打造一部真正适合当代年轻人的“古老秦腔的青春读本”。李梅认为,这本书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没有高深的理论阐释,只是以平实的语言、鲜活的配图,把秦腔的历史脉络、声腔韵律、经典剧目娓娓道来,“就像一位老友坐在炕头,把老祖宗的故事讲给后辈听。”惠敏莉表示,该书能够作为众多年轻读者的“秦腔入门指南”,易俗社也计划将这本书融入课堂教学,完成“活化”实践,让静态的知识激发动态的共鸣,引导学生以及更多读者从理解与欣赏走向主动传播与传承。
活动现场,秦腔各行当的演员们身着精美戏服登台表演,生旦净丑的鲜明扮相与新书相映成趣,尽显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李晓刚、陈炜、安平、丁科民共同为新书揭幕,并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赠书。场外的《秦腔》展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不少外方嘉宾主动与秦腔青年演员合影留念。
记者了解到,《秦腔》一书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五个月精心打磨而成。全书10万余字,配图数百幅,分为八个部分,从脸谱、行当、剧目、声腔、历史、传承等方面系统解析秦腔艺术体系,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可读性,尤其注重面向青年读者的普及表达。 编辑:子墨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鲍磊小说集《等在雨季》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