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快板”走进青曲社 传统艺术演绎时代新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10-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成艳妮)10月15日下午,西安易俗社街区青曲社内欢声雷动、座无虚席,“陕西快板优秀节目巡演”在此精彩上演。本场演出汇集了六组风格各异的快板与相声节目,为古城观众呈现了一场融传统韵味与现代思考于一体的曲艺盛宴。活动由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青曲社相声演员大秦主持。 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首个节目陕西快板《古城西安》由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纪亮辰和王伟激情演绎。清脆的竹板声中,表演者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将古城墙、钟鼓楼、大雁塔等西安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典故娓娓道来,观众时而凝神倾听,时而爆发出阵阵喝彩。 随后,张宫徵与张雷带来的相声《怯绕口令》,以诙谐的语言、精湛的口技和默契的配合,巧妙挑战绕口令技巧,引得全场笑声不断,演员与观众互动频繁,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安军涛表演的陕西快板《陕西方言魅力无穷》成为亮点之一。“嘹咋咧”“咥”等陕西地道方言在他的演绎下妙趣横生,抑扬顿挫间尽显陕西方言的幽默与韵味,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董蛟与申方圆合作的相声《攀龙附凤》,则以社会现象为题材,通过“说学逗唱”讽刺攀附之风,演员表情夸张、台词犀利,令观众在捧腹之余更引发深思。 陶歌表演的陕西快板《红柳楼》以其激昂的节奏和饱满的情绪,塑造了六位不同性格的老人形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演将邻里之间的矛盾引申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反思,将深刻的主题蕴于活泼的艺术形式之中。表演者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叙述,使整段作品在听觉上给人以灵活多变的美感,风趣幽默。 最后登场的是陕西快板《养爷的孙子》,这部由闫长虹创作、赵全厚与惠晓玲表演的作品,直面当下社会存在的“薄养厚葬”现象。两位演员声情并茂,观众深受感动,掌声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惠晓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曲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养爷的孙子》就是想通过艺术形式,唤起大家对孝道文化的思考,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据悉,本次“陕西快板”优秀节目巡演已经持续进行了6场展演,还将开展3场演出。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演出,陕西传统曲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持续为观众带来既有艺术享受又有思想启迪的文化盛宴。 编辑:梁飞燕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电影《长安的荔枝》入围第21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