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莲绽放申城 新疆秦腔首摘"梅花"——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李敏荣膺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梓希 时间:2025-05-22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梓希)5月21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在上海揭晓,15人获梅花奖,5部作品获曹禺戏剧文学奖。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李敏凭借秦腔《焚香记》中敫桂英一角的精湛演绎,从全国17位终评演员中脱颖而出,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桂冠,实现了新疆秦腔艺术在此国家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中"零的突破"。 经典新绎:百年剧种焕发时代光彩 创排历时两年的《焚香记》以"戏中戏"的创新结构重现经典。该剧在保留传统戏曲美学精髓的基础上,通过交响乐与板胡、埙等民族乐器的交响对话,将西北音乐的苍凉悲怆与当代审美完美融合。主演李敏在导演何红星、秦腔名家齐爱云、师父李梅、张涛等老师指导下,从水袖0.5厘米的摆动幅度到眼神0.1秒的流转节奏,历经700余天严苛打磨,终将敫桂英"爱之炽烈、恨之决绝"的复杂人性刻画入微。 丝路传薪:多民族艺术守正创新 始创于1890年的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作为丝绸之路上唯一的专业秦腔院团,历经"新盛班""三合班"等历史沿革,形成了汉、回、哈萨克、俄罗斯等多民族融合的创作团队。近年推出的《天山民警赵新民》《红山塔下》等新编剧目屡获殊荣,其中《红山塔下》更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此次《焚香记》创排过程中,剧团特邀谢平安、何礼培等名家参与剧本九易其稿,郭全民、齐世明、姚钥等艺术家跨省指导,展现出"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 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追梦之路 从2000年考入陕西艺校新疆班的16岁少女,到如今站上中国戏剧最高领奖台,李敏的艺术之路印证着"戏比天大"的坚守。在《焚香记》创排期间,她坚持每日5小时高强度训练,月均磨破两双练功鞋。其主演的《铡刀下的红梅》曾斩获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奖,个人更先后获得新疆戏曲比赛一等奖、"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青年英才、文化和旅游部颁发“表演艺术传承英才”等荣誉。正如上海媒体评价:"二十载丝路传奇,终成就破茧成蝶。" 荣誉与责任:让秦腔扎根天山南北 "这份殊荣属于全体新疆文艺工作者。"手捧"梅花"奖盘的李敏动情表示。在长达五分钟的致谢中,她特别提到场务人员"小南"为购置一双传统彩鞋辗转三省的细节,以及古琴、埙、管子等特殊乐器融入秦腔伴奏的创新。据悉,《焚香记》将于7月启动全疆巡演。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脚下,这朵"戏剧梅花"的绽放,不仅标志着新疆秦腔艺术的历史性突破,更谱写着中华戏曲百花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正如剧团书记于颖龙所言:"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守艺人,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建全 责编:晓佳 终审:穗宜上一篇: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15人获奖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