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演艺 >

西安研学游 打卡唱唐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倪尧 时间:2023-07-11

01.jp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倪尧)“丝绸之路”寻起点,追梦汉唐到长安。这个暑假,无数学子把研学游的目的地选在古都西安。7月9日,西安博物院“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小剧场上午的第一场演出,就迎来了180多人的研学游团队。

“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由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承办,7月9日的演出由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曼司鼓兼主持,郭曼、苑世德、许凯局、谢仁宗、杨传安、刘长安、杨忠启、郭树新、童晓利9位非遗音乐演奏家共同为研学游团队师生献上一场“声韵纯正”的唐传长安古乐音乐会。

上午9时,研学游专场演出准时奏响。主持郭曼按照中国古代音乐仪规,邀请一位观众代表“击鼓宣乐”,寓意为全场观众祈福祈寿祈安康。随着铿锵有力的三声鼓响,台上演员们用陕西方言齐吼一声“嘹”,台上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接着,郭曼为远道而来的学子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唐荐福寺的情况。唐荐福寺遗址有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三唐”文化。其中,唐传长安古乐是唯一组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演出场地正是唐荐福寺方丈殿原址。

音乐会依次展演了《郁金香》《满园春》《大佛登殿》《柳摇金》《柳含烟》《醉龙吟》等长安古乐的经典曲目。值得一提的是,观众进场时,每人获赠了一份带有编号的《柳含烟》曲谱。演奏到该曲目时,主持人会逐句教授现场观众演唱这首唐诗,让每一位听过音乐会的观众,都成为唐诗《柳含烟》的传唱人。更令观众惊喜的事,这份曲谱是中国工尺谱与西洋简谱对照版本,据介绍,这是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的知识产权专利。

一个曲目,一阵掌声。当舞台上用陕西方言吼出“鸣钟止乐”,大家才恍然发觉,演出到了尾声。

02.jpg


当天观演的研学游团队来自浙江杭州、宁波等地。带队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在“丝绸之路”起点倾听历史回音,在唐荐福寺方丈殿原址观赏“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真是梦回汉唐超越时空的精神体验。这次研学游,不仅让学生受教育,也提升了老师的文化素养。

另一位老师则表示,“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的确是一堂文博大学校的社会教育课。通过一场演出,师生们知道了中国音乐的唐乐式、唐乐曲、唐乐律、唐乐调、唐乐谱和唐乐器“六唐元素”,懂得了“击鼓宣乐”和“鸣钟止乐”的中国音乐仪规,在唐传长安古乐声中唱了唐诗《柳含烟》,学习了汉唐官话陕西关中方言。而且,第一次听说了“过门槛”典故。在佛教寺庙祈福求平安,要在方丈殿“过门槛”。观赏“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来回都要跨过唐荐福寺方丈殿的门槛,有意无意间就祈福保平安了!

据了解,“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是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项目。每天常态化演出6场。暑期以来,剧场每天接待游客超过600人,最多时超千人,单日最多演出场次已达10场。

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李铠博士表示,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青少年迫切需要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中国音乐文化知识。因此,在暑假期间,“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小剧场,将竭尽全力满足各地研学游团队的“打卡”需求。


编辑:文平           责编:慕瑜           终审:赵梓希

上一篇:双人舞《观》荣获国际舞蹈大奖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