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育新苗 张骞精神润校园——汉中市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深耕素质教育纪实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唐伟 时间:2025-11-1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在汉中市城固县联大路西段,一所承载着二十余年教育使命的民办学校静静矗立。这里既是300余名农村学子、留守儿童的成长家园,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交融共生的育人沃土——它就是城固县张骞实验学校。近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这所全日制寄宿学校,探寻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初心与实践路径。
漫步校园,8743平方米的空间里,标准化教室、宽阔操场、整洁餐厅与高规格宿舍错落有致,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器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晨起励志诵读声、课间武术训练的呐喊声、课后兴趣班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这所创办于1993年的学校,历经三次更名,始终坚守义务教育初心,如今已发展为拥有9个教学班、42名教职工的优质民办学校,其中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持证率及本科率均达10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张骞实验学校始终践行的办学宗旨。针对全校96%的农村学生、90%的留守儿童及23%的单亲家庭学生现状,学校推行小班化、人性化、精细化的寄宿制封闭式管理,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用爱心与责任扮演“爱心妈妈”的角色,为孩子们筑牢成长的“安全港湾”。
在教育教学上,学校构建了“文化课为主、特色课赋能”的育人体系。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抓手,《弟子规》《孝亲颂》等传统文化读物成为师生日常必修课,晨起励志、饭前感恩、睡前反省的养成教育,让良好行为习惯根植于心;以传统武术为特色,专业武术课程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更锤炼了他们的毅力,学校学子在各级武术赛事中屡获佳绩;国学大讲堂、口才演讲、围棋象棋、电子琴、舞蹈等多样化课后兴趣班,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学校董事长王靖程介绍,学校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和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校本教研、观摩赛教、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学校将安全工作置于首位,聘请专业安保人员,落实24小时无缝衔接管理和1530安全教育制度,实现办学以来安全零事故。
二十余载深耕不辍,学校先后荣获“先进党支部”“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教育教学质量在区域内名列前茅。如今,张骞实验学校全体教职工正以张骞精神为引领,众志成城、开拓创新,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将学校打造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素质教育的实践乐园、民办教育的示范标杆,为城固教育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编辑:西亮 责编:晓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纪录片《斯诺·未竟之路》获第21届中美电视节“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金天使奖”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