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再续红梅缘》合肥热演 八成年轻人为秦腔买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光 时间:2025-11-0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1月5日至6日,秦腔《再续红梅缘》在安徽大剧院上演,当大幕落下,长达数分钟的掌声、欢呼声与叫好声交织回荡。作为“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名家名角名剧惠民展演的核心重头戏,该剧不仅开票首日便迅速售罄,更凭借“高质量艺术品质+突破性文旅创新”的双重优势,征服了老中青不同年龄层观众,成功撬动跨省消费热潮,成为传统戏曲活态传承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

77.jpg

《再续红梅缘》以明传奇《红梅记》为蓝本,在保留秦腔“高亢激越、苍劲有力”核心特质的基础上,恢复双线叙事结构并对传统故事进行重新演绎,让老故事焕发时代共鸣,精准贴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又不失“秦腔本色”的文化根脉,契合现代观众的观演习惯。此前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时,就凭借细腻的编排与精湛的表演,吸引无数戏曲爱好者与专业观众;不久前的欧洲巡演中,该剧在奥地利布尔根兰州、德国下萨克森州等城市精彩上演,场场爆满,东方戏曲对情感的独特诠释让海外观众赞不绝口。此次合肥演出,这份艺术魅力再度延续,征服了合肥本地不少资深戏曲爱好者。

秦腔名家李梅的表演,更是为这出剧目注入灵魂——拥有四十余年艺术积淀的她,将角色情感与秦腔艺术特质完美融合,以“一人三角”的惊艳表现征服全场。她的唱腔里满是真挚与笃定,不少观众被这份纯粹的情感打动,悄悄红了眼眶。在表演细节上,她对角色的塑造更是入木三分:无论是李慧娘生前追求精神共鸣的通透,抬手投足间藏不住的独立气质;还是死后坚守初心的执着,眼神里满是对真挚情感的捍卫;亦或是卢昭容不慕权贵、看重内在的聪慧,语气中满是少女的清醒与灵动——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都在她的身段、眼神与手势间清晰区分。

13.jpg

合肥本地95后观众小林直言:“来之前还担心看不懂秦腔,怕跟传统戏曲有距离,但李梅老师的表演彻底打破了我的顾虑,尤其是‘吹火’那段,太惊艳了!现在我彻底被秦腔圈粉了。”

当古老秦腔遇上追求新鲜体验的年轻群体,《再续红梅缘》用精准的创新传播,打破了“传统戏曲是中老年专属”的刻板印象。此次合肥演出,超八成观众为35岁以下年轻人,其中不乏刚步入大学校园的00后学生——演出现场,年轻观众的热情格外突出:不少人提前半小时到场,翻阅演出手册,认真了解剧目故事背景与秦腔艺术特点;演出过程中,他们被紧凑的剧情深深吸引,每当李梅完成精彩唱段或“吹火”绝技,台下便立刻响起热烈掌声,还有人悄悄举着手机,记录下这些高光时刻;落幕时,更有年轻观众激动地冲到后台,向李梅送上鲜花,兴奋地高呼“秦腔太酷了,以后有演出还要看!”

从中国戏剧节“年轻人占比超六成”,到欧洲巡演“外国年轻人主动提问秦腔技巧”,再到此次合肥演出“八成年轻观众”的新纪录,《再续红梅缘》始终以“年轻人带年轻人”的口口相传,打破年龄壁垒,让秦腔在年轻群体中真正“活”了起来。

1122.jpg

此次合肥之行,《再续红梅缘》能够持续火爆,关键在于跳出“单一观演”的传统模式,将秦腔艺术与安徽丰富的文旅资源深度绑定,打造“以戏为媒、以景为引”的完整消费闭环。这一设计精准击中大众“一次出行、多重体验”的需求,成功吸引甘肃、陕西、福建、南京、浙江、上海等十余省市的观众专程赴肥,将“文化体验”与“旅游放松”结合,形成“夜晚在安徽大剧院沉浸式品秦腔经典,白天登黄山赏奇松怪石与云海翻腾,傍晚逛合肥老城尝庐州小笼包、李鸿章大杂烩等特色小吃”的完整行程,既满足了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又实现了周末短途游的放松目的。

这种“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反哺文化”的模式,不仅为《再续红梅缘》拓展了消费场景,更实现秦腔艺术与安徽地方资源的双向赋能,既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又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编辑:梁飞燕           责编:晓佳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