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眉县“新农人”与猕猴桃闪耀农高会 宝鸡特色农业展科技文化魅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杨红军 时间:2025-10-30

15.jp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在第32届杨凌农高会上,宝鸡展团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全市80多家企业的120个品种1100余个产品。其中,眉县代表团携“中国猕猴桃之乡”金字招牌精彩亮相,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眉县猕猴桃与本土“新农人”力量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宝鸡现代农业活力迸发、产销融合的精彩画卷。

16.jpg

新农人助力,为“金果”添活力

眉县“新农人”胡卿月是此次农高会眉县展区的一抹亮色。作为深耕乡村内容传播、拥有60万短视频粉丝的创作者,她带着对家乡的情怀为眉县猕猴桃代言:“乡音可改,口味难丢,一颗酸甜多汁的家乡猕猴桃,就是最动人的乡愁。”目前,她正推进供应链搭建与“戚风”品牌注册,计划通过新方式让更多人认可眉县猕猴桃。她的实践恰是眉县猕猴桃产业升级的缩影——这片孕育30.2万亩猕猴桃的土地,正通过新技术、新营销注入活力。“以前觉得种猕猴桃靠经验,这次参会才发现,新质生产力让农业变成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产业。”胡卿月的感悟,道出了眉县猕猴桃从“野山藤上的毛果果”成长为“富民金蛋蛋”的核心密码。

17.jpg

品质为核,“金果”赢得满堂彩

在宝鸡展团的眉县展区内,“徐香”“翠香”等优质猕猴桃品种整齐陈列,标准的果形、饱满的果肉与甜润的口感,吸引大量客商和观众驻足品尝、咨询。这背后,是眉县对猕猴桃品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打磨。依托秦岭北麓的独特地理优势——肥沃土壤、2100小时以上年日照量及超10度昼夜温差,眉县为猕猴桃生长提供绝佳环境,造就“眉县猕猴桃,酸甜刚刚好”的口碑。更关键的是,当地通过“眉县桃把式”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将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标准化、专业化,4.21万名从业者用精湛技艺守护每一颗果实品质。从田间标准化种植到产后冷链保鲜,全链条品质管控体系让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高达161.37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金果果”。

18.jpg

科技文化赋能,勾勒产业新图景

本届农高会上,眉县展示的不仅是优质猕猴桃,更是“科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胡卿月透露,后续计划通过扫码溯源、果树认养等方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地直发的安心,这一想法与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如今,眉县依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以“专家驻点+田间课堂”培育技术人才,5G智慧果园、机械化管理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果园管理效率提升40%。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普及,更让消费者清晰追溯每颗猕猴桃的“前世今生”,持续增强品牌信任度。

文化赋能同样亮眼。胡卿月计划在短视频内容中融入宝鸡非遗文化、乡村手工元素,推动眉县猕猴桃产业从单一鲜果销售,向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业态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19.jpg

通过此次杨凌农高会,宝鸡展团特别是眉县板块,成功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强劲实力。这里有30.2万亩种植基地、53.9万吨年产量的产业根基,有“眉县桃把式”传承的匠心品质,更有新农人拥抱新趋势的活力。它们共同证明,眉县猕猴桃正走在以品质为根、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魂的发展道路上,未来可期。

联系我们.jpg

编辑:魏娟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