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马古道到跨越国界的茶香共鸣——外国记者探访紫阳富硒茶园 来源:环球网 作者: 时间:2025-09-22
在陕南秦岭的云雾深处,层层叠叠的翠绿茶园沿着山势起伏。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北缘茶区——陕西紫阳。9月19日,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者与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走进陕甘茶马古道富硒茶观光园,品香茗、访茶园、体验制茶工艺,了解悠久茶文化,在跨越千年的茶香中,感受紫阳富硒茶从历史深处走向国际舞台的崭新脉动。 千年茶脉:从茶马古道到“共赢之路” 紫阳茶“始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最早的贡茶产地之一,也是古代陕甘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昔日驼铃声声,茶叶从这里运往西北、中亚乃至更远的地区,成为沟通中外的重要媒介。如今,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紫阳富硒茶正以全新姿态走向世界。 紫阳县依托这份深厚的历史底蕴,打造了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示范区,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市场、茶人才”五位一体发展。截至2024年,全县茶园总面积26万亩,产量1.28万吨,茶企445家,产品涵盖绿茶、白茶、红茶、黑茶、调味茶等,农业产值35.5亿元,综合产值70亿元。 在市场拓展上,紫阳提出“巩固现有、深耕省内、主攻西北、挺进中亚”的思路。2023年,在“丝绸之路万里行·共赢之路”“一带一路”十周年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中,陕西首个海外紫阳富硒茶营销中心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落地运营。 这一举措引起格鲁吉亚For You传媒、JAKO电台首席执行官兼主编米哈伊尔·塔拉赫切夫的强烈共鸣。“茶是通过中国传入格鲁吉亚的”他分享道,“尽管格鲁吉亚的茶叶品质不错,但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还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真心希望两国生产商能密切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Koom Press 通讯社记者卡拉曼·西雅古尔也强调,“紫阳茶进入中亚市场意义重大。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桥梁。通过这样的交流,中亚人民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进而加深对中国的兴趣。” 茶旅融合:让世界看见也沉浸其中 紫阳的雄心不止于做一杯好茶,更在于打造一个可感知、可体验、可分享的茶文化世界。紫阳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让茶区变景区、茶叶生产线变观光线、茶叶产品变旅游商品。“人才不再外流,他们成为乡村的守护者和发展力量,”陕甘茶马古道富硒茶观光园责任人李朋介绍道,同时点明了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深层意义。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价值,更成为国际传播的绝佳窗口。 “我喜欢紫阳茶,它口感柔和清新,能感受到山间的气息和中国的深厚文化。”吉尔吉斯斯坦Koom Press通讯社记者卡拉曼·西雅古尔表示,“精心照料的茶园、清新的空气、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茶园给人的印象是,这里的一切都与文化、传统和美学息息相关。这里不仅仅是乡村生活,更是一整套哲学(实践),在茶树丛间都能感受到。” “放眼望去满眼翠绿,如果再来中国,我一定会回到这里,”哈萨克斯坦BAQ通讯社高级记者奥尔扎斯·阿代被茶园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 走向国际:开启人文交流的新共振 紫阳富硒茶走向国际,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贸易,而是以茶为媒,搭建起人才、技术、文化互鉴的桥梁,开启了一场跨越大陆的人文交流新共振。 夕阳西下,陕甘茶马古道上,昔日的马蹄声仿佛还在山谷间回响。今天,紫阳富硒茶正沿着新的“丝绸之路”,携带着自然的茶香和开放合作的诚意,走向世界。 它不再只是一片树叶的故事,更是一个中国县域以茶为舟,航行于全球化的浪潮中,书写着文化自信与产业创新的生动篇章。 茶香飘处,皆是故友;硒茶所至,共振新声。 2025“走读中国 遇见陕西”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陕西省委网信办和环球网主办,西安市委网信办、安康市委网信办承办。活动为期6天,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企业对话等多种形式,带领国际媒体团全方位感受陕西的独特魅力与强劲发展脉搏(环球网) 编辑:林夕上一篇:天鼎云律“淘个说法”法律电商商城在汉中市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