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艺“六进”走基层:华山戏法润城乡 非遗暖意入人心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颖 时间:2025-08-2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颖)“这几天渭南的文化热闹劲儿,从村头传到景区,从社区飘进校园,连企业里都飘着魔术的甜香味儿!”8月19日至22日,由渭南市文联主办、市民协承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四天连走蒲阳村、华山北峰、华山戏法传习所、渭南市青少年宫、渭化集团五站,以非遗技巧与青春活力为笔,在渭南大地上铺展了一幅满是暖意的文化画卷。 8月19日首站蒲阳村,未等演出正式开场,村民自发组织的锣鼓表演已率先奏响,欢快旋律与热烈节奏交织,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雷霖登场,以经典戏法《三仙归洞》抓住全场目光——他手法迅捷、翻转自如,小球在碗间神秘穿梭,引得台下惊呼连连:“哇,太神奇了!”西安交通大学“华山戏法”青年魔术团成员陈黎莹带来的《超级爆米花》更添惊喜,“凭空出现”的爆米花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追着魔术道具跑个不停,大爷大妈的掌声更是盖过了先前的锣鼓声。 转天的两站则藏着别样巧思。8月20日上午,队伍登上华山北峰,《华山戏法》将华山的险峻与魔术的奇幻巧妙融合,巍峨山势间多了份自然与人文的呼应,游客们举着手机,争相记录“魔术遇华山”的新鲜体验;下午走进华山戏法传习所,熟悉的魔术招式化作“互动教材”,社区居民与戏法爱好者围坐一圈,围着魔术团成员问技巧、学手法,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距离瞬间被拉近。 8月21日晚的渭南市青少年宫,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西安交大魔术团成员杨书睿的《抉择》让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沉浸在奇幻的魔法世界里;“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贾博涛与雷霖合作的《鸳鸯棒》,则以默契配合演绎出传统技艺的传承脉络。更令人瞩目的是三个七岁娃娃带来的川剧变脸——稚嫩脸庞上,一张张脸谱快速变换,娴熟技艺丝毫不输专业演员,现场掌声如潮,这稚嫩招式里的认真,正是活动“种文化”的生动注脚,让人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蓬勃希望。 8月22日收官站,渭化集团会务中心里喜气洋洋,华山戏法与企业组织的“青春相约 邂逅美好”青年联谊交友活动撞了个满怀。“前半个月单位发通知时,我就赶紧报了名!”职工尹女士笑着说,平日里工作多是严肃紧张,这场活动却让她浑身放松,“又有趣又有意思,魔术师刚变出玫瑰,感觉空气里都甜丝丝的。”对企业而言,华山戏法的到来不仅为职工带来了欢笑,更像一股“文化清泉”,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注入轻松活力——非遗艺术不再是书本里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快乐,既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团队凝聚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升温。 从村头的热闹互动到青少年宫的传承接力,再到企业会务中心的温情交融,这场仅四天的文艺“六进”活动,让华山戏法等非遗文化走出展厅、融入生活。它不仅是一场“送文化”的流动盛宴,更是“种文化”的生动实践——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沃土,让非遗传承扎根青少年心田,让文化关怀走进企业一线,最终以文艺为桥,串联起城乡、传统与现代、个体与集体间的情感共鸣,为渭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编辑:佑怡 责编:林夕 终审:赵梓希上一篇:从茶园到茶杯”的底气——专访鹏翔茶业董事长段成鹏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