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引汉济渭工程黄午隧洞Ⅳ标挖掘进度过半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7-24

61dbe3dc99147710d1613898bc38ddd2.png

图为七月二十三日拍摄的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黄午隧洞施工Ⅳ标项目隧洞钻孔作业现场。

7月23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黄午隧洞施工Ⅳ标项目隧洞挖掘进度已过半。

南干线最长的黄午隧洞全长69.4公里,由西向东横贯秦岭山脉。记者在隧洞内部看到,创新工艺工装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湿喷机通过算法调节参数,每小时喷射量可达35立方米,实现了对软弱围岩的快速封闭;聚能爆破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结合,将超欠挖的精确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

“我们将以人力为主的隧洞施工转变为以科技为主导,采用由10多项创新成果构建的智能工装系统,成功解决了多项施工难点。”项目经理李宾涛介绍,“项目大干期间保持三班连续作业,每天的掘进进度稳定超过12米。目前,我们实现了掘进周期缩短15%,并且保持零事故纪录。”

该项目总工程师杜明鹤介绍,黄午隧洞Ⅳ标施工总长度达8900米,多次经过断层破碎带和峪河河道,还需在西成高铁清凉山隧道下方施工,加之隧洞内裂隙水丰富,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我们与上方穿行的西成高铁开展驻站联络,利用列车行车间隙采取控制爆破技术,确保上方铁路行车安全。”杜明鹤说,每施工100米会提前探明隧洞前方地质及水文情况,及时调整开挖工法及有关参数,确保洞内施工安全保持可控状态。

由于施工现场地处秦岭生态重点保护区,洞内施工废水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对此,项目部打造了“五级沉淀池+高效净化处理”系统,经过石英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流程,有效减少了水体中的氨氯元素,可循环利用于洞内外喷淋降尘、设备冲洗等。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和北干线三部分构成,全长190公里,能将汉江水资源输送到西安、咸阳、渭南等21个需水地区。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每年向关中地区提供15亿立方米汉江水,惠及1411万人。(陕西日报)


编辑:图图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