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创新艺术联盟模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唐伟 胡婧 时间:2025-05-1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胡婧)为进一步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南郑区文化馆积极探索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新模式,凭借政府支持与社会资源,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该馆与区内艺术培训学校结成艺术联盟,构建多点化分布与专业化艺术教育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艺术技能培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成立艺术联盟机构

南郑区文化馆对辖区内27家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全面走访、摸底与交流,从中选定8家涵盖美术、器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学校,正式成立艺术联盟。双方拟定合作共建协议书,以三年为期签署共建协议,为协同化发展筑牢根基。

积极探索四大协同模式

共享资源型协同模式:这是文化馆与艺术培训学校协同发展的基础模式。文化馆拥有展览空间、演出场地、公共文化设施及宣传推广平台等丰富公共资源,而艺术培训学校具备专业师资、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通过共享设施、器材、场地及教育资源,双方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南郑区文化馆利用区级公共文化阵地资源,为艺术培训学校提供春节文化活动、少儿才艺展演、群众艺术节、书画展览等宣传展示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关注。同时,文化馆派遣群文干部到艺术培训学校开展现场示范教学、艺术讲座等活动,提升培训学校教学水平;艺术培训学校也发挥自身优势,选派舞蹈教师作为志愿者参与文化馆活动,弥补文化馆资源短板。

联合运营型协同模式:该模式侧重文化馆与艺术培训学校在运营层面的深度融合,双方在项目策划、运营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密切合作,实现联合管理、共同决策和协同执行,形成整体优势。近年来,双方联合举办艺术展览、演出、讲座及培训课程等活动,文化馆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艺术培训学校提供课程内容和师资保障,扩大活动影响力与受众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与双向互动。

创新驱动型协同模式:此模式强调通过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和艺术创作融合,推动文化馆与艺术培训学校协同化深度发展,注重引入数字化技术、在线教育平台、虚拟艺术体验等新兴技术,促进传统文化馆和艺术培训学校现代化转型。南郑区文化馆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线上课程和线上书画展时,与艺术培训学校合作,筛选优秀师资和教学成果,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更多观众,提升艺术教育质量,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教育公益型协同模式:该模式致力于通过文化馆与艺术培训学校合作,推动社会教育公平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全社会文化素养,增强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和支持。为满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南郑区文化馆艺术联盟联合开展“市民夜校”服务活动,利用艺术培训学校场地优势,为市民提供绘画、音乐、舞蹈等多领域艺术培训和辅导,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好“延时服务、多点服务”,缓解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促进文化和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艺术培训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

文化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艺术联盟的设立,助力南郑区文化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效能。例如,“我送文化你点单”、青少年才艺展、市民夜校、送文化下乡、线上慕课、书画展览等活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群众的文化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资源共享使双方能提供更丰富专业的服务和活动,让群众按需选择文化活动,提高文化馆服务效能。

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南郑区文化馆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活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文化馆艺术联盟还组织公益性文化活动,如送文化下乡、为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等,拉近文化馆与群众距离,让更多人感受文化温暖力量,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

艺术联盟基地资源整合与优化。文化馆场地、设备、文化资源丰富,艺术培训学校教学灵活、贴近市场。二者协同可整合场地,错时使用,提高利用率;共享文化资料与教学用具,降低成本;文化馆的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与学校教师交流合作,丰富教学内容与师资力量。

艺术联盟基地课程与活动创新。双方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结合文化馆文化研究成果与学校教学方法,设计民俗艺术、地域文化艺术等课程,传承文化同时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联合举办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汇报演出等,文化馆提供平台与宣传渠道,学校输送节目与作品,提升双方影响力,拓展受众群体,营造良好艺术氛围,促进文化艺术传播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与文化艺术事业共同进步。

艺术联盟基地师资交流互补。文化馆专业艺术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举办讲座、大师班,提升学校师资专业水平和教学视野;学校教师参与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艺术辅导等,在实践中增强教学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双方师资互动交流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方法改进,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艺术教育质量,有利于艺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氛围营造。


编辑:西亮           责编:姜琼           终审: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