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域图书通借通还 西安图书馆新馆开馆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01-1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成艳妮)数字图书馆、文献存储集散、全市13个区县395家公共图书馆纸质文献通借通还……2025年1月,位于灞河之畔的西安图书馆新馆一开馆,便以其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迅速成为西安文化体验的新空间。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西安图书馆新馆,探访这座文化新地标。 走进长安书院,一片连续而完整的翘曲屋面首先映入眼帘,西安图书馆新馆就坐落其中。据工作人员介绍,新馆总面积达7.6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设计藏书300万册,提供3000个阅览座位,日可接待读者1.5万人次。这一规模在西北地区的图书馆中堪称一流,将极大地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建筑由A、B、C、D四栋楼组成,新馆占据C栋和D栋。其建筑风格现代而富有韵味,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相得益彰。 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并重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馆在馆藏建设上别具匠心,不仅藏书量丰富,更注重专题文献的配置。聚焦周秦汉唐文化、秦岭生态文化、黄河文化及西安地方文献,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完善馆藏体系方面更进一步。 新馆设有18个功能区,从少儿服务区到专业文献借阅区,从中文图书借阅区到数字阅读空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四层的西安文脉区域,专门收藏西安特色文献,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五层的多元文化交流空间,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互联网+”数字化服务 全市数字资源共享 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新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在新馆大厅,导览机器人四处行走,为读者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区划和服务;数字可视化系统大屏呈现着图书流通量、阅读排行榜、读者到馆人数、近期活动预告等多种数据;盘点机器人则在进行图书清点,让读者随时可以掌握图书的最新位置信息。 据了解,西安图书馆新馆充分发挥城市中心馆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模式,拓展线下线上信息覆盖范围,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向周边、社区延伸,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阅读选择。 新馆可与全市13个区县395家公共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通借通还服务,是其一大亮点。读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图书馆借书,然后在另一个图书馆还书,极大地提高了借阅的便利性。这一服务不仅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也激发了更多人走进图书馆的热情。一位读者表示:“通借通还的服务真是太方便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借书和还书的地点问题了。这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也让我更愿意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 不仅如此,西安图书馆与市域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为读者提供差异化的阅读资源。 “城市客厅”多元满足读者所需 西安图书馆新馆不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多元文化体验的中心。 为创新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新馆在D栋设置阅读新空间,由社会化运营,提供《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四渡赤水》等多个全感沉浸剧场VR体验区,设置出版文化体验区、文创空间及研学服务配套区等板块。另外,还集合了西安老字号餐饮、茶文化体验馆以及文化大讲堂等,打造出了“摇曳生香”的别样文化体验。 “妈妈,你猜我现在摆出来的是哪个字?”在“人在字中”游戏互动体验区,一位名叫瑶瑶的小读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瑶瑶今年上二年级,她正根据墙上的甲骨文,通过肢体动作演绎甲骨文汉字之美,给古老的甲骨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瑶瑶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些字太有趣了,我可以通过游戏重新认识在学校里学过的字,太好玩了!” 千年前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铭文、古文字的由来……记者看到,汉字文化展览吸引了不少像瑶瑶这样的小读者。占地不大的展览却内容丰富,大家在高品质的展览中体验着千年历史文化带来的震撼。 读者袁晓芳说:“小小的甲骨文带给人大大的震撼,没想到在图书馆能看到这么高品质的展览,特别期待以后在这里举办更多展览。”据了解,除了完美的阅读体验,西安图书新馆将在全年策划举办“庆开馆”“迎新春”和“谱全年”等各种类型主题活动820场。目前,“中华书韵 字有新生”汉字的传承展览和《西安往事》漫画展两个主题展览正在进行。 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发现,西安图书馆新馆的开馆,为西安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空间。在这里,读者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无论是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是先进的数字化服务,亦或是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活动,都让这座新馆成为了西安文化的新地标。在采访中,退休教师张大爷表示:“图书馆不仅是看书的地方,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场所。新馆的多元化服务让我看到了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这里会很快成为西安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 编辑:梁飞燕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