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拉满!西安迎来新城市地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01-1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成艳妮)2025年1月8日,备受瞩目的西安长安云“一带一路” 城市展示体验中心正式开馆迎客,标志着西安正式开启科技馆时代。 这座位于浐灞国际港奥体中心片区,总建筑面积达16.12万平方米的“超级造梦空间”,从开建之初,就吸引了社会各方的热切关注。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长安云,感受她满满的科技范,以及她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的全新活力与魅力。 科技馆:开启探索之旅,感受科技魅力 适逢寒假,长安云南馆——西安科技馆内人流如织,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科技魅力。据了解,这座总建筑面积约 5.9万平方米的场馆,是西北最大的科普科创场馆之一。7大常设展厅《科学探究》《生命健康》《科学童梦园》《身边的发明》《硬核力量》《逐梦空天》《创梦工场》依次排列,每个展厅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展品和互动体验区,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进入科技馆,记者看到科技馆的网红打卡点——“永无止境”四周,围满了拍照的游客。据了解,这个高达28米的雕塑创意,源自单侧曲面的数学拓扑结构——莫比乌斯环,侧面的不锈钢浮雕生动呈现了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寓意着人类对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装置上方悬浮的几只机械仿生飞鱼,巧妙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不仅能够灵动飞行,更可与游客、莫比乌斯环奇妙互动,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与探索体验。一位科技爱好者赞叹道:“这个装置太震撼了,不仅展现了科技的美感,还体现了人类对科技探索的精神,让人深受触动。” 听说长安云开业,78岁的张阿姨和75岁的李阿姨专程从小寨坐地铁过来,“我们今天拍了好多照片,回去给家里人看,西安发展太快了,意想不到的快!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快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但同时,作为西安人,我们也特别自豪!”在“硬核力量”展馆门口,两位阿姨一边给记者展示自己手机中的照片,一边说。 在《科学探究》展厅,近400件沉浸式互动展品展项星罗棋布,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其中,好奇地摆弄着各种装置,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科学的奥秘。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正专注地观看展品演示,“这里的展品太丰富了,孩子可以亲手操作,比书本上的知识生动多了,看孩子玩得这么开心,还能学到东西,真心觉得这个科技馆太棒了!” “推着别放!”“快按按钮!”在《航空之旅》的“火箭指挥中心互动游戏台前,未来的“航天工程师”们正一字排开,全神贯注地在各自的操控台前忙碌着。制动主任、飞行动力主任、综合通信主任……孩子们一边盯着自己的工作台,一边看着大屏幕,个个严阵以待,相互配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次是3号台出错了!下次注意!再来一次!”虽然经历了数次发射失败,但是孩子们没有一个人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终于,火箭发射成功了,人群里传来了欢呼声,兴奋的不仅是孩子们,还有后面不断鼓掌的大人们。 而在《逐梦空天》展厅,一群青少年正围在模拟飞行器前,跃跃欲试地想要体验一把飞行的乐趣。一位中学生兴奋地表示:“我一直对航空航天很感兴趣,今天在这里看到了这么多先进的飞行器模型和相关知识介绍,还亲自体验了模拟飞行,感觉离自己的航天梦又近了一步。” 城市规划馆:穿越时空,见证西安变迁 位于长安云北馆6至7层的西安城市规划馆,以独特的视角,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西安这座城市前世今生与未来的窗口。馆内整体布局以 “规划” 为核心,从历史、现代、未来三个维度出发,精心设置了千年溯源、西部示范、追赶超越等三大核心主题。 在千年溯源展区,记者看到,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多媒体展示,把古老的地图、文物图片与现代投影技术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让参观者仿佛穿越回古代长安,感受这座千年古都的辉煌与变迁。而在现代发展展示区,详实的数据和精美的模型展示了西安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未来规划区域则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提前领略到西安未来的宏伟蓝图。资深城市规划爱好者张先生感慨道:“这个规划馆让我对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看到城市的蓬勃发展,也对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秦岭生态走廊:自然之美与科技之光的完美融合 连接南北两大场馆的空中连桥 ——秦岭生态走廊,无疑是长安云的又一大特色亮点。这条宛如灵动的生态纽带,巧妙地将秦岭之美引入城市之中。 “这个图画的是咱秦岭陕西段,全长50公里,从汉王山一直到新开岭,各个峪口和景区都标出来了,天子峪、抱龙峪、子午峪、扯袍峪我都去过了,东边的峪口去得少,趁着身体还可以,今年我要好好爬山。”退休后喜欢上爬山的刘老师指着秦岭陕西段示意图,跟同行的朋友介绍。 记者发现,在秦岭生态走廊,游客既可以邂逅以“太白积雪”而闻名的秦岭西段太白山,领略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壮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一览终南山的秋日绝美风光,还可以领略尽显雄奇风貌的秦岭东段华山的险峻之美。 更令人惊喜的是,游客还能通过手势体感装置与羚牛、金丝猴、朱鹮和大熊猫等“秦岭四宝”亲密互动,增添了诸多趣味体验。一位游客兴奋地说:“这种互动方式太神奇了,让我感觉就像真的和这些动物在一起玩耍一样,太有趣了!” 多元场馆:艺术与科技的跨界碰撞 除了科技馆和城市规划馆,长安云北馆还设有秦岭昆虫博物馆、陶瓷(艺)馆、西安市气象科技科普馆和西安城市艺术中心等多个特色场馆,共同构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与文化交流平台。 “妈妈,等气多一点再压!”在西安市气象科技科普馆内,来自大雁塔小学的圆圆正在和妈妈通过操作仪器模型,制作出一团又一团的“圆圈云”。在这里不仅能聆听气象历史故事、学习气象知识,还可通过操作仪器模型、观察实时气象监测数据等,让气象体验变得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深度感受气象的魅力。一位游客说道:“以前总觉得气象知识很枯燥,但在这里通过亲身体验,发现气象其实很有趣,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安城市艺术中心是北馆和南馆共用的多功能展厅,由城市影像展厅、未来实验室、城市剧场等空间构成,承担着追溯城市历史、传承城市记忆等重要作用。 “这是西影厂,我婆婆家在这里,我在长安大学那块长大,现在我们住在芙蓉园附近,在这张照片上,从这个视角看到自己的家,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这么美,很震撼,也很自豪!”在西安市城市规划馆一楼的“城·事·人——西安城市影像展”前,蔺女士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对记者介绍。蔺女士的爱人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他和爱人一直都很关注西安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亲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感觉很幸福!” 探索科技的奥秘,感受城市的变迁,领略自然的魅力,体验艺术的精彩……以科技赋能文化担当,西安正式开启科技馆时代,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散发出了全新的活力与魅力。 编辑:梁飞燕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