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神木:多元产业促增收 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温子瑞 任园园 时间:2024-10-11

  

  

  

近年来,神木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持续发力,紧扣农业产业纽带,在培育传统产业和引导特色产业上下功夫,通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等调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种养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家庭农场铺就农民致富路

初秋时节,走进神木市中鸡镇盛昌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青的、紫的、红的葡萄串沉甸甸地垂挂在藤下,清新的果香迎面扑来,农场负责人刘正正忙着为客户采摘葡萄。

“今年葡萄丰收了,共种植了19个葡萄棚,一个棚的产量在2000斤左右,每斤20元,都走的订单销售。”刘正边采摘边向记者介绍。

中鸡镇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特别适宜葡萄生长。起初,刘正与其哥哥自学葡萄种植技术,在神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历经几年的不懈探索,他们熟练掌握了葡萄生态种植模式。

“相对传统的葡萄种植,大棚葡萄种植在行距、架材高度等方面还是挺讲究的,再就是冬季葡萄不需要压土,也不会冻 伤葡萄根茎,省事省心。大棚种植的葡萄颗颗饱满、晶莹剔透,口感也脆甜。”刘正自信满满地说,他们的家庭农场还充分借助周边众多企业的优势,积极对接市场,发展“订单农业”,通过以销定产,革新传统种植模式,增强所产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影响力。

如今,农场的葡萄种植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均显著提升,现有近十个葡萄品种。据刘正介绍,他们的家庭农场秉持着“特色果品+绿色生态”的精准定位,不仅限于19座的葡萄采摘园,更将种植范围扩展至杏树与玉米等多元作物,精心打造一条“甜蜜”的特色致富之路。

土地流转“转”出幸福生活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正是蟹肥黄满的好时节。”在高家堡镇乔岔滩村的600亩稻田里,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低垂。河蟹成群结队,在稻田边缘悠然自得地“横行”,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稻田旁,捕捉肥美的螃蟹,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

“我们公司今年试验养殖了200亩稻田小龙虾,大概亩产小龙虾40斤。现在正是稻田螃蟹上市时节,亩产在20斤左右,每斤市场价90元。这样算下来小龙虾和螃蟹的额外效益很可观,取得了一田多用、一地三收的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连军开心地说。

乔岔滩村毗邻秃尾河,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水稻种植。2021年,刘连军看中了这里的环境,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稻蟹种养一体化产业。

“今年主要种的稻花香、松井22和中科发5这三个品种,水稻预计在10月15号就可以收割了,今年长势还可以,亩产应该能达到1000斤左右。”刘连军说,经过几年的成功试验,稻蟹虾种养模式不仅能显著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

近年来,神木市结合镇域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温子瑞 任园园




编辑:图图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