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向新 向智 向绿 ——榆林市府谷县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4-06-1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刘贺伟 陈龙 谭震)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看府谷。  

在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上,府谷县始终围绕绿色、低碳、高端做文章,完成由粗放式生产向精益化管理转变、由做大总量向量质齐升转变、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镁产业走上了崭新的发展征程,向高端跃升。  

目前,府谷镁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工业名片,已连续12年稳坐全球原镁产量“头把交椅”,占比全国、全球持续超过50%和40%。府谷镁产业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仅次于煤炭能源化工的支柱产业。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在绿色发展浪潮中,府谷镁产业是如何兼顾“逐率”与“逐绿”、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的?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助推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绿色技术改造,立足特色优势,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府谷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与中国镁协、秦创原、西交大等对接合作,聚力打造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三中心两基地”科创平台,率先在全省镁行业“产教融合、两链融合”中闯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新路子。  

该县紧扣发展需求,通过企业出课题,政府出资金,政校企合作共建研发平台进行技术攻关,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定向培养高级技工,共建成果转化平台,将“实验室”直接设置到企业“生产线”上,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府谷模式”,被陕西省列为先进创新模式进行推广。  

该县加速推广产业前后端新技术,创新冶炼方法,攻克了硅热法工业化量产高品质原镁的世纪难题,获得2022年度国际镁科技创新奖。研制出了全国首辆重载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在标载条件下完成8000公里整车道路强化耐久试验,推动了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推进绿色化、自动化改造,三年累计投入环保技改资金45亿元,镁企业实现VOCs收集治理、废水处理、DCS自动化控制系统全覆盖。府谷镁协联合科研院所创新性地设计出单炉10万吨、15万吨级低阶煤高温热解半焦炉,对镁生产环节的关键工序进行了革命性提规、提效、提质,该工艺装置已被纳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为中国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镁冶炼全环节节能改造等技术全面开花,新田竖罐冶炼等示范项目建成投产,镁冶炼热能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强度大幅降低。聚力打造绿色低碳镁冶炼全产业链,推动镁渣变废为宝,9个镁渣固碳项目被纳为市级示范项目加快推进,镁渣综合处理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府谷县围绕金属镁“链主”产业,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煤—洗选煤—半焦(兰炭)—煤制气—发电—硅铁—金属镁—镁合金—镁渣制建材”金属镁循环经济产业链,产业间首尾相连、互为供需、多链循环、融合发展,实现了资源梯级利用、产业循环衔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府谷镁”的世界地位。  

此外,该县聚焦建设世界一流的镁及镁合金产业集聚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镁产业“一区三园六中心”,引进培育标杆项目,引资65亿元实施5个全镁产业链标杆项目,建成全省首条镁合金安全头盔压铸件和镁合金轮毂线,配套镁合金棒材、建筑模板、回收利用项目,形成冶炼、合金、制造、使用、回收全周期全链条竞争新优势。

参与镁行业标准制定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  

——制定产业标准,提升原镁品质,做好综合保障,硬核推进产品稳产保供  

标准引领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能助力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  

近年来,府谷县通过政府支持、协会牵头、企业联动,积极参与镁行业标准制定,2019年至今,主编或参编了19项镁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镁冶炼行业标准的空白,助力镁冶炼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已有8项标准发布实施。其中,《原生镁锭》国家标准有力促进了镁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业硅和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升行业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进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第1部分:半焦炉》等3项团标补齐了镁冶炼工艺全流程关键工序的规范要求,进一步破解了瓶颈制约,为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府谷力量”。同时,深入贯彻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建成全国首条1000吨/年3N5A级高品质镁示范线,高品质镁达标率由不足1%提高到90%以上,被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首批次产品”。  

该县深入细致提供综合保障,创新推行“政企早餐会”,搭建起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切实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行红蓝章审批制度,推动镁产业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实施镁产业扶持政策,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支持府谷镁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人才支撑企业发展,制定了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等激励政策,建立了4个省级专家服务站,组建了5支“工程师”队伍,选派21名工业特派员、177名优秀大学生服务镁企业。  

产品稳产保供方面,该县原镁企业全面复产,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县金属镁产能达到100万吨。稳定价格保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推动、市场调控,建立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库,积极筹建镁产品交易中心,直接服务终端客户,对原镁年需求量超过5000吨的下游企业,推出“保供镁”大礼包,按照“不高于市场价”的标准,组织县内镁企业与下游企业点对点签订长期保供镁协议,切实将原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稳定仓储保供应,联合榆能集团、陕西金控组建了榆林镁业集团,以进出口贸易为切入点,组建全国最大的镁仓储交易结算检验中心,建成10万吨级金属镁仓储物流中心,全力提升仓储保供能力。稳定标准保品质,构建镁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实施精益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从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专业管理推动企业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全力提升原镁品质,推动高品质镁生产示范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市场原镁稳质量、高品质供应

编辑:夏雨           责编: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榆林府谷:阅读润初心 书香满府州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