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聚力“八个新突破”:西安未央、经开、西咸新区三区共谋2024新发展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马溯萱 时间:2024-06-0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见习记者 马溯萱)6月7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未央区委书记刘国荣,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艾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贾强出席,就2024年如何深化“三个年”活动,紧抓“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1.jpg


未央区:推动片区发展,优化城市形象

 

未央区委书记刘国荣表示:2024年,未央区将聚力“五个新提升”,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jpg


推动片区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在六村堡片区,推动未央国际科创中心、高仙机器人等项目开建,实现未央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实质性破题。同时争取草滩八路以西土地获批,并及时启动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徐家湾片区,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航空发动机产业本地配套率;助推西核东区新厂房建设,持续扩产提能;10月未央金融中心交付使用,年底未央龙湖天街开业运营,全力打造团结政经功能集中承载地。在未央湖片区,发挥武德路科创街区的优势,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完成科创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围绕未央湖打造微短剧拍摄基地、新媒体产业园和文创街区,抢占发展新赛道。在未央路片区,推动大明宫、龙首等商圈转型升级,支持龙头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更多甲级写字楼和特色楼宇,持续壮大商圈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在汉长安城片区,推动米禾农场等更多农文旅项目落地,让区域更加可游、可感、可知;实施遗址区全域自来水供水项目,彻底解决群众用水问题。

优化城市形象上实现新提升。提速武德路东侧规划路等22条市政道路建设,建成开放朱宏路体育运动公园,依托老旧小区和街巷提升改造,打造集商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时尚街区。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等源头管控。

强化基层治理上实现新提升。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七个全覆盖”专项行动,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未央”。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志愿者及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的第5条工作链。针对居民不同需求,“一社区一策”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循序渐进丰富服务内容,方便群众生活。推广“社区跑团”“村超村晚”等模式,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好城中村整治“收回、增收”后两篇文章,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增进百姓福祉上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615计划”,做实“名校+”和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办好团结等学校,大幅提高北城教育质量。完成区中医医院、区养老院建设,做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中心,积极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医养水平。

深化改革创新上实现新提升。用好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建立“五上”企业“白名单”机制,“一企一策、分类分级”培育,确保全年新增“五上”企业160家,筑牢稳增长的基础。实行“区级领导任重点企业联络员、处级领导任‘五上’企业服务员、科级干部任重点项目代办员”三级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未央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经开区: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加速转变,努力在城市“北跨”进程中走在前列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贾强表示:2024年,是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破题之年,我们正聚力“八个新突破”,全力以赴强工业、扩投资、稳增长、抓改革、惠民生,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加速转变,努力在城市“北跨”进程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3.jpg


当好工业经济主战场。聚焦先进制造业主责主业,统筹整合区域资源,积极引导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围绕低空经济、增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全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着力提升招商质效。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新引优相结合,力争全年引进项目200个、总投资1650亿元。截至一季度,已新签约鹏瑞利、西安超晶、航空发动机等项目43个,总投资275.7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新签省际合同项目、一把手抓招商、新签约合同项目投资额等多项指标均名列全市前茅。着力强化园区承载。统筹推进北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泾渭工业园、渭北工业园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中心区和高铁新城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加快中粮可口可乐、德国依必安派特、美国百事食品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力和聚集效应。

当好改革开放主力军。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行政区与开发区协同高效发展;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推进综保区优化调整和创新升级,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支持隆基、陕汽、吉利等重点企业走出去、扩市场;聚焦欧美日韩等重点国家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扩大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力争全年引进外资先进制造、研发项目15个,实际使用外资3亿美元,以外资突破提升开放经济发展水平。

当好产业创新主引擎。深度融入西安“双中心”建设,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全面推动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建设成形起势,着力打造秦创原新材料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探索出一条具有经开区特色、可复制推广的产业创新路径。力争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0个,以产业创新开启经开创业新征程。

 

西咸新区:坚持西安咸阳一体化,把“4+1”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艾晨表示:2024年是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新十年、再出发”的起步之年。以西安都市圈极核区为统领,全力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承载试验区综合功能,形成“双中心”示范效应,努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的西咸样本。

4.jpg


坚持西安咸阳一体化立区初心,在打造西安都市圈核心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上聚力攻坚。年度实施总投资1542亿元的52个一体化重点项目,不断加快建设11条互联互通道路。全年新增“名校+”教育共同体8个以上、医联体2个以上。年内与咸阳市“跨区通办”事项增至400项。

坚持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在推动总窗口裂变释能和“双中心”成形起势上聚力攻坚。坚持推进四链融合发展,做好全省“三项改革”的先锋队,推动秦创原科技大市场、专利池一期建成运营,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18亿元。加快西安国际人才港、金融小镇建设,规划建设从孵化器到产业园的全链条科创载体。推动西安理工大学科创城、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坚持把“4+1”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产业聚链成群和经济量质齐升上聚力攻坚。紧盯做大做强“4+1”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体融合产业和都市农业,力争先进制造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临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五上”企业突破1740户,民营经济总量达到330亿元。

坚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主题,在发挥先行示范和提升城市能级上聚力攻坚。围绕产城人深度融合,建好新轴线、昆明池、创新港等示范性单元。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抢抓国家气候投融资和碳达峰双试点建设机遇,不断壮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新产业、新业态。

(图片来源:窦翊明)

 

编辑:以太           责编:高思佳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宝鸡市第三届端午诗会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