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聚力‘八个新突破’:西安2024年将实现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三方面新突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马溯萱 时间:2024-05-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见习记者 马溯萱)5月16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樊军荣、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冯立文出席,详细地阐述了西安2024年在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三方面的具体规划,并回答现场媒体提问。

11.jpg

 

交通运输:积极推进机场三期、西十、西延、西康高铁、西安东站和鄠周眉高速加快建设

 

3.jpg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我们将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从以下七个方面谋取新突破。

紧抓规划引领推项目,在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上谋突破。围绕民航、高铁、高快速路和农村公路“四张网络”,加快研究编制西安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提前做好“十五五”交通规划前期工作。积极协调推进机场三期、西十、西延、西康高铁、西安东站和鄠周眉高速加快建设,全力做好国省干线项目建设方案调整和实施工作。力争包茂高速曲江至太乙宫改扩建、兵马俑专用线年底建成通车。

紧抓补链强链增动能,在构建集约高效运输体系上谋突破。加快推进补链强链28个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提升物流体系平急转换水平。创新推动综合货运组织模式,加快建设公铁联运型和陆空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在枢纽中完成一批新能源装卸、光伏发电、充换电等绿色设备应用,全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紧抓民生保障办实事,在增强运输服务质量水平上谋突破。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增加小型公交300 辆,大力发展定制、网约和社区巴士公交,持续深化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融合衔接。积极推广定制客运、旅游直通车、共享交通等客运新模式,推动“大站集散”向“多点串联”转变。促进邮政快递业加速发展,积极创建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紧抓改革创新促发展,在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效能上谋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调整权力事项库、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加快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站场、景区、客流密集区为重点,疏堵结合落实“一点一策”举措,营造安全有序出行环境。

紧抓科技赋能强支撑,在推动智慧交通加速发展上谋突破。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出行即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公众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的数据衔接,整合接入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数据资源,促进实现公共交通出行联程规划、一键预约、一码支付,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紧抓生态治理补短板,在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上谋突破。压茬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持续优化在建工地和辖管公路扬尘治理,实现更大治理成效。有效提升公路沿线充电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推动用车电动化、清洁能源化,着力构建绿色交通发展体系。

紧抓行业安全守底线,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交通上谋突破。紧盯道路运输、公路养管、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序推动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普通货物运输企业标准化建设,落实落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卫生健康:坚持医防融合、医防协同 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新增3—5个市级中医学术流派


2.jpg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樊军荣表示: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从6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来不断增进全市人民健康获得感。

坚持预防为主,打造公共卫生坚实防线。稳步推进市区疾控机构改革,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坚持医防融合、医防协同,促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实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加强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开展消除丙肝“肝净行动”试点。加大疾病防控科普宣传,抓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关中城市群传染病防控处置研判协作机制。

坚持深化改革,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各级各类卫生健康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三年行动,落实手术质量安全提升等5个专项行动,加强市级质控中心建设,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增加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持续开展检验结果互认。规范“互联网+护理服务”,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和市级培训基地建设。

坚持系统推进,打造坚强有力基层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组织16所三级医院、27所二级医院对7所县级医院、55所镇卫生院进行支援帮扶。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和服务模式转变,不断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治能力和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治疗水平。

坚持综合施策,打造更高水平健康西安。深入推进中医药健康促进、传染病防控等17项健康西安行动,健康医院、健康企业等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口腔疾病防控监测和干预。

坚持传承创新,打造中医药强市。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新增3—5个市级中医学术流派,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新建中医阁100个。发挥市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和区县中医医院骨干作用,在基层中医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诊疗服务。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坚持公平普惠,打造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平台。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能力。发展多种形式托育服务,新增7所公办、29所普惠托育机构,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0个。启动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示范,在全市推开家庭病床工作。

 

医疗保障:异地就医保障提升工程,持续扩大结算范围、拓展备案渠道、加强信息协同


4.jpg


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冯立文表示:2024年,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将锚定全市“八个新突破”目标,聚力在参保质量、精细化管理、基金监管、经办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一,开展三场攻坚行动。一是建设西安医保数据专区攻坚行动,探索医保数据赋能改革、管理、服务。二是提升全民参保质量攻坚行动,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三是长期护理保险推进攻坚行动,按照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稳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第二,实施四项提升工程。一是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做优9项便民举措,推动医保服务更加稳健便捷和公平可及。二是异地就医保障提升工程,持续扩大结算范围、拓展备案渠道、加强信息协同,推动异地就医服务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三是基金监管机制提升工程,推进“双随机 一公开”行政执法全覆盖,加快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落实医疗保障领域信用评价制度,扩大监管范围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四是惠民政策普及提升工程。加大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宣传工作与政策落实相互融合。

第三,办好五件民生实事。一是将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拔牙、根管治疗、口腔洁治等部分口腔类门诊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三是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职工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四是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五是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联盟)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成果落地。

(图片来源:翟小雪)


编辑:以太           责编:鲍海           终审:张健全

上一篇:西安市慈善会召开宣传工作会议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