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大荔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时间:2024-01-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年来,渭南市大荔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千万工程”工作开展,强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措并举助农增收,全力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日,在官池镇石槽村的石槽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对清洗过的精品红萝卜进行打包装箱。自从有了这个合作社,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便有了新的增收渠道,石槽村二组村民王萍就是其中一位,从2022年起她就在这里工作,主要负责大棚的蔬菜管理,每月可以拿两千至三千元的工资。 “自从成立了合作社,村集体的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现在三年卫生费都不用自己交了。对我而言,在家门口能有一份工作,能增加收入,能提高家里生活水平,我感到非常满意。”刚下班走出厂房的王萍高兴地说。 据了解,石槽村于2018年成立石槽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并建立支部+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本村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升。截至目前,石槽村已实现村内排水管网全部贯通,增加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累计修路11公里。 石槽村党总支书记秦中良说:“三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万元,依靠不断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的投入,我们的村庄绿化面积达到了90%以上,残垣断壁、黄土裸露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畅家村,村内道路宽阔,环境干净整洁,村民们在村头公园里晒太阳、拉家常,生活十分惬意。 近年来,畅家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和美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2023年共修建6条生产路3500米,“U”型水渠3200米,绿化树种6种500株,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陕西省文明村镇等诸多荣誉。 东城街道畅家村村民李东丽说:“村上这几年变化很大,通村路每条都修好了,群众出行和下地生产都十分方便。平常没事了在这人工湖边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居住环境让我觉得住在这很幸福。” 同时,畅家村还通过盘活废弃厂房,通过入股注资模式建起了村集体企业泽瑞豆业。目前二期建设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日产豆腐、豆干等豆制品1万公斤,预计年产值1300万元,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水平。 近年来,大荔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制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行动方案》和《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措并举进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打造“党建+五个振兴”样板村33个。 编辑:佑怡 责编:慕瑜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渭南市富平县文联:贡献文艺力量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