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新池镇:美丽乡村入画来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高盼成 秦阳 时间:2024-01-08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通讯员 秦阳)走进渭南市合阳县新池镇北顺村,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排列,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让人耳目一新。 北顺村的变化,是新池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缩影。近年来,新池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与提升村民内在素养、培育文明乡风有机结合,不断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环境改善塑“颜值” “以前村里没有路灯,更没有绿化,现在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屋后小菜园,有空还能到村广场跳跳舞,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谈到村里的变化,宋家庄村村民雷民侠深有感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近年来,新池镇坚持高起点抓规划,聚焦重点抓整治,完善机制抓长效,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 洁白的墙面,良好的通风,洗手台、梳妆镜、无障碍扶手等一应俱全……在新池镇政府对面,新改造的公厕获得群众点赞。 说起改厕,群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村里只有旱厕,又脏又臭。如今,公厕的建设,让群众“方便”之事更方便。 近年来,新池镇以省级文明镇创建为抓手,将改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来抓,先后新建、改建公厕19座,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3000余户,全面提升村庄面貌。 内外兼修提“气质”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关键要靠制度。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新池镇创新实施“三五机制”,坚持定期进行观摩评比,对测评靠前的村每次奖励1000元,以点带面,按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快进键”。 要想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不仅要改善村庄外在环境,更要提升村民内在素养。新池镇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通过门前四自一包五不准、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坚持常态化开展“好婆媳”“最美庭院”“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村庄全域美丽、持久美丽。 文明乡风丰“内涵” “遵纪守法、踏实做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北顺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醒目的“家训牌”。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开展‘立家训、晒家训、传家训’活动,并将家规家训悬挂在各家客厅、门口、过道等。” 北顺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国介绍,北顺村将家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助推器,统一挂上“家风家训牌”,让乡村增颜值的同时,也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除此之外,新池镇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动员村民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以文明乡风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如今,在新池镇,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光伏路灯,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处处可见绿树红花生机盎然,村容村貌整齐洁净。
编辑:佑怡 责编: 王越美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汉中市西乡县两河口镇中心幼儿园多措并举聚焦保育保教质量提升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