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 看见不一样的乡村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3-07-20
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的吊桥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陕西农村报记者 孙金龙摄 如果用色彩定义榆林乡村之美,那一定是绿色恣意的沟峁,金谷灿灿的粮仓,蓝色铺展的乡愁;倘若“寻味”而行,又有了另一种内涵:椒香的羊肉,醇正的杂粮,甘甜的瓜果…… 6月26日至30日,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在榆林举行。来自全国20多家涉农媒体的50多名记者开启了一场塞上之旅,走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穿过阡陌纵横的广阔田野,跨越绿意无边的沙地绿洲……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中,震撼人心的远不止榆林现代农业涌动的勃勃生机和代代相传的治沙精神,更多的触动则来自这片土地所呈现出的别样风景。 科技加码 增彩田畴绘“丰景” 在榆林这片黄土地上,把从“土里刨食”变为“绿里掘金”的艰辛不言而喻。然而时序更替,这一愿景逐渐成为现实:绿意愈浓间,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业态多元,群众搭上致富快车…… 6月30日,一回到佳县,尚武平就急匆匆地往方塌镇谢家沟村高粱种植基地赶。中午太阳火热,他蹲在田里看苗情、探墒情,思索着怎么把这趟去山东考察学到的经验用起来。 尚武平是佳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谢家沟村这6000余亩高粱是今年要给群众交上的“成绩单”,他半点也不敢马虎。 一直以来,佳县凭借独特区位及资源优势成为高粱优质产区,谢家沟村也素以高粱种植为主,但受各种条件限制,产量和效益始终提不上去。 “2020年,我们在谢家沟村实施‘全膜深沟探墒技术’,春旱时根据墒情开沟覆膜,达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尚武平表示,新技术成功将高粱亩产提升至500公斤,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 有了谢家沟村的成功实践,“全膜深沟探墒技术”开始在佳县全面推广。“今年,全县高粱种植面积扩大至12万亩,其中2万亩采用了这项新技术。接下来,我们还准备优化机械和种子,争取让产量再提升。”尚武平说。 微风拂过无定河畔,一望无垠的稻田里虾蟹成群,岸边绿意葱茏……谁能想到,这番如画的江南美景出自横山。 在陕西最早实施稻田养蟹模式的横山,稻鱼共养、一田双收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新门路。而响水镇驼燕沟村更是走在这一新业态的前列。 “原来,我们就是单纯种水稻,后来,政府推广‘稻鱼共生’模式,还派了专家进行指导。现在,我们不光收稻子,还能卖鱼卖虾,效益提高了不少。”这几年,65岁的村民李治保靠着种水稻、养螃蟹,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历经10年发展,从单一稻蟹共养再到稻鱼、稻虾共养等多种模式共存,“稻鱼共生”面积从最初的350亩发展到如今的4万亩,横山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佳县坑镇赤牛坬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演出现场。 陕西农村报记者 孙金龙摄 文旅向新 驱动引擎注活水 榆林是一片发展热土,更是一片文化沃土。这里,黄土文化、边牧文化、红色文化精彩纷呈;这里,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烟火十足的乡村生活,处处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基因。 如何让流淌千年的文化转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黄河岸边,这道题有了更多解法:锚定文旅融合新赛道,榆林频频布局,在不断迭代升级中优化产业空间、培育富民新业态。 满目翠绿,碧水环绕,红瓦灰墙的民居,晃晃悠悠的吊桥……漫步在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除了好风景,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催生的新业态随处可见。 “这些年,我们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享受改革红利,让游客体验乡愁。”赵家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称,目前,全村仅旅游业每年收入就达13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元。 2014年以来,赵家峁村聚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文旅融合串起全产业链,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民刘彦平几年前就回村开起了观光摆渡车。他说:“回村上班,一年到头工资加上村集体分红,收入不少呢。” 作为榆林市乡村文化振兴“主战场”的古城佳县,“文气”之外,满是朝气。而在村里表演原生态实景剧,对于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村民来说已是常态。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当调研采访团来到赤牛坬村时,70分钟的赤牛坬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在高亢嘹亮的唱腔中拉开序幕。 农民变演员,农具变道具,乡村变舞台。在这看似简陋的实景剧里,村民通过朴素真挚的演绎,将陕北的多彩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 地处黄河岸边的赤牛坬村曾名不见经传。近年来,随着沿黄公路开通,源源不断的资源涌入黄河沿线,赤牛坬村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一步步实现了村强民富。 “这几年,我们村的文旅产业越做越火,搞演出、办民宿、搞旅游,都是来钱的路子。”72岁的赤牛坬村讲解员高思茂带着调研采访团边参观边介绍,“现在,大伙的腰包鼓了,幸福感噌噌往上涨。” “特”字当头 撬动经济兴乡村 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的羊文化广场上,常年弥漫着一股诱人的草木香。当地人说,这是横山白绒山羊的饲料——地椒香草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因为常年食用这种植物,横山羊肉吃起来也有一种淡淡的椒香。 羊产业在横山区是首位的富民产业,全县养殖户人均纯收入的七成以上来自于此。七成,对一户普通农户家庭来说是什么概念?21万元!马家梁村养殖户马增瑞说,不算其他收入,这是他和婆姨两个人养120只羊子一年到头落到口袋里的钱。 2008年,横山区在马家梁村着力打造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园,建成了万只标准化羊子养殖小区。老马家的羊子也在这里“安家落户”。 统一的钢架大棚遮风挡雨,半开放式的圈舍为羊子自由活动提供了充裕空间。养殖小区环境好、设施齐,老马很满意。每天,他都要走上一两公里到“专属羊场”去喂羊。 “羊子入住‘高档小区’后,我一天得跑六七趟,把这条路都走够了。”说这话时,老马虽然语气中略带嫌弃,但眼里的笑却骗不了人。 在马增瑞心里,不能随时随地见到自家羊子,是一个甜蜜“烦恼”。而令张怀益“头疼”的则是公司种植的3000多亩有机小米咋都不够卖。 在米脂小米产业园里,半小时前还扛着锄头在地里忙活的张怀益,此刻又拿起麦克风为调研采访团讲起了米脂小米的前世今生。 作为园区入驻企业——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农事业部负责人,张怀益的大半精力都在田间地头。 “最近谷子正拔节呢,得多补充些营养。”这几天,刚下过一场雨,地里的墒情正好,张怀益带着一帮人给谷子追肥,“我们的小米从生产源头就严格把关,品质好产量也高,一斤卖20元还供不应求。” 米脂小米久负盛名。这几年,米脂县立足谷子生产的区位优势,强基地、抓龙头、树品牌,大力发展米脂小米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付款订单4668笔,成交额34.8万多元。这是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6月29日一天米脂小米的销售数据。米脂小米的“爆火”程度可想而知。 在榆林的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惊喜。短短5天时间,记者们一路行走记录,意犹未尽,收获颇丰。这座有着“塞上明珠”之称的千年古城,留在大家心中的,不只是一段段充满“土味”的美好记忆,还有传统与现代交融、时尚与古朴交织的田园牧歌,以及讲不完的乡村故事。(陕西农村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杨杰) 编辑:煜辰上一篇:渭南市澄城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