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重绘城市记忆 西安大学生助力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雍仕航 时间:2021-04-06

  “一座城市的工业遗产对其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具人文色彩的研究主题,我们团队的老师和同学都想让工业遗产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两年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赵天意和工业遗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安拥有众多的机械制造和纺织企业,但随着城市的再规划,这些老企业逐渐被时代所遗忘。对此,赵天意说:“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看着承载西安时代记忆的老企业渐渐消失,我就想结合自身专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的工业历史,号召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下定决心后,赵天意立足于西安工业遗产现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调研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拉开了“工业遗产保卫战”的序幕。

  近一年的时间里,团队普查了西安市规划工业项目一百五十余项,调研统计了现存工业遗产六十余项,并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建立了工业遗产数据库,总结得出西安工业遗产的工业布局、厂区规划、工业产业类型及建筑特征等有效信息。

  团队成员周文君说:“我们发现在西安的发展过程中,工业遗产也出现了数种改造再利用的模式,其中不仅有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改造学习,也有扎根于西安本土的独特改造再利用方式。”周文君表示,经过综合考量,他们将原陕西钢铁厂和原西安平绒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在实地勘查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西安平绒厂最初属于集体企业,2000年,工厂因多种原因停产。时任厂长随即带领在岗职工,在南厂区开展二次创业,建立了最初的建国门综合市场。2019年初,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平绒厂迎来了第二次改造,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的市井风貌”的前提下,这里开始进行“微更新”与“轻改造”,形成一个承载老城故事、工业记忆和市井生活的有趣场所。

  “现在我们这里也算是‘出名了’,很多网红,情侣,都选择来我们这拍照、录视频,菜摊也更加规范干净了,平绒厂也留下来了,以前的老职工也愿意继续住在这儿,搬走的人也会时不时回来看看。”西安平绒厂厂长冯杰说。

  赵天意认为,西安市工业遗产更适合以居民市井与日常生活为主导的服务型改造,即实行工业与生活共融共建的策略。“团队希望让这些工业记忆被大家熟知,让市民对于遗产的价值认知得到提高。后续我们将持续努力,为中西部城市工业文化遗产能够得到高品质、良性、可持续的保护与利用贡献力量。”赵天意说。(文 雍仕航)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