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起舞宝鸡”融媒体大直播来了! 2月6日让我们一起开逛宝鸡! 来源:西部网 作者: 时间:2021-02-02
这里历史悠久 是孕育了华夏农耕文明的炎帝故里 还是周秦两个帝国王朝的发祥地 这里文化灿烂 漫长的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也从不缺少民间智慧和艺术的传承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 有千年古刹法门寺 还有秦岭群峰之首——太白山 这是一座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而充满魅力的城市 这是充满时尚激情与生态绿色的活力新城 这里就是华夏文明之都——宝鸡 “我爱我的家乡”融媒大直播之起舞宝鸡 2月6日13:00,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联合人民网、人民视频共同打造的“我爱我的家乡”融媒体大直播将走进宝鸡,在这场持续6个小时的直播中,您可以跟随陕台美食主播们开逛西府老街,品尝独有的酸辣可口西府小食;探寻泥塑、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了解独具魅力的宝鸡民俗;细听金牌讲解员娓娓讲述青铜文化,“云直播”听历史涨知识。 “起舞宝鸡” 欲罢不能的家乡年味 臊子面、擀面皮、核桃油旋、西府醋……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或是古老厚重的历史沉淀,或是摩登时尚的朝气蓬勃。那些经历岁月的味蕾经典,留存了一座城的文化与记忆,更是远方游子记忆里的家乡味道。“起舞宝鸡”,带您行走记忆之城,一品家乡年味。 “起舞宝鸡” 年俗里的家乡印记 贴一幅年画,蒸一屉花馍,年的味道在这丝丝袅袅的烟火中愈发的浓烈起来。宝鸡的年俗,在一刀一刻间,在一针一线中,在一勾一画里,藏着手艺人最质朴的祝福。宝鸡社火、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西秦刺绣、马勺脸谱,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张扬着民族的丰厚积淀之后,向八方来客传播着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起舞宝鸡”,让我们跟随传承人,拓一副年画、捏一个花馍、画一件马勺,做一个喜气洋洋的牛年泥塑。 “起舞宝鸡” 一眼千年的历史脉络 青铜器博物院、石鼓阁、横渠书院、张载祠、周公庙、法门寺……炎帝在此开启农耕文明,周公在此著《周礼》,燕伋在此尊师重道,张载在此创立关学。悠悠历史长河在西秦宝鸡这方厚重的沃土上,创造了取之不尽的历史人文宝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泽被后世,静静的国宝重器,见证着历史兴衰,也见证了宝鸡的繁华与魅力。“起舞宝鸡”,让我们一同开启文化之旅,看宝器何尊之“中国”,品张载千年之文脉。 “起舞宝鸡” 老工业城市的新魅力 宝鸡,一座因铁路而兴起的小山城,一座靠双手打造的西北工业重镇。3000年前,西周青铜器闻名于天下,抗战时期,成为全面抗战的工业基地,现如今,“宝鸡制造”正享誉全球。“起舞宝鸡”,跟我们一起回顾砥砺奋进的工业发展史,感受从“制造”到“智造”的勃勃生机。 起舞宝鸡 作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如今的宝鸡,是一座和谐安逸的理想家园,一座分享新时代多姿多彩生活的幸福之城。在这方乐土上,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地域特色,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九万里风鹏正举,看蓝图未来可期。宝鸡这座富有山水灵气的城市,正在用心描绘一幅品质城市、公园城市、文化城市的新蓝图。 更多宝鸡美食美景历史故事 一切尽在 2月6日13:00 “我爱我的家乡起舞宝鸡”融媒体大直播! 敬请关注!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