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大山里的健康“守护神”——汉中市城固县双溪镇水磨村卫生室陈远智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明欢 时间:2020-12-28

1.pn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明欢)他立足山区,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2.png

汉中市城固县双溪镇水磨村卫生室陈远智,男,60岁,中专文化,双溪镇水磨村人。自1979年至今担任水磨村卫生室医生,三十多年来,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十里八乡群众的广泛赞誉。

立志从医   扎根山区

 城固县双溪镇水磨村卫生室位于城固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40多公里,全村人口1000多人,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陈远智,从小就有当一名好医生的梦想,然而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兄妹多,经济困难,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为了梦想,他拜当地老中医为师,开始学医,后来考上卫校。1979年从卫校毕业,19岁的陈远智被安排在水磨村卫生室工作,成了一名普通乡村医生。从此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春去冬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行在秦岭北麓。为了不断给自己充电,他白天看病晚上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业务技术日益精湛,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正是因为他口碑好,来找他求医的患者,除了本村的病人外,还辐射到邻村蒋家河、滥坝等村约3000多人口。更有在深圳、西安等地行医的同学、好友多次邀请他去坐堂行医,但陈远智不为所动,“我不是为了钱,这大山里更需要医生,我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尽我所能,服务家乡的人民群众。”

30多年来,陈远智用崇高的医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以精湛的医术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默默奉献,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人民群众的赞誉。

 悬壶济世  情系群众

 他生于水磨,长于水磨,对水磨的群众有着独特的情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他一生无悔的信念和追求,更是他高尚医德的最好诠释。多年来,陈远智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最简便治疗的方法,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实惠的治疗。他给乡亲们治病,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不管黑夜还是白天,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本村的张天芳因大出血,在大雪封山的夜间,连续3次到几里外出诊至天明。李先成因摔伤骨折,卧床在家,一日3次翻山越岭的出诊,每天6个来回约10公里路程,达2月余痊愈。对市县医院转回的癌症患者张荣志、石改桂、石长林、杨建国等多次上门服务。对临近的丁贵祥、周文举、刘昌玉因瘫痪无人料理,除医护外还多次帮助患者处理大小便。多年来,共成功救治4例休克昏迷患者。

由于他技术过硬,良好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陈远智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潜心工作  争创一流

 2011年,为提高医疗接待环境,陈远智将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的20余万全部“家当”拿出来建设村卫生室,经过两年建设装修,一座三间规范化村卫生室正式落成。“卫生室的建成投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问诊治病医疗环境,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评。”陈远智欣慰地说。

新农合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群众群众的实惠的“民生工程”,然而这项工作起初并不被群众所接受,好多群众怨声载道、质疑不断。为让群众了解这项惠民政策,陈远智走村串户主动当起了“宣传员”,先后自掏腰包,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 使村民知晓率达100%。通过陈远智耐心细致地解释,群众的质疑越来越少变为主动参保。近年来,全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的达390多人次,参合率达99%。

同时严格坚持报销标准,自觉抵制无病开药的行为,合理使用合疗资金,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严格按照要求采购“三统一”药品,零加价向群众销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卫生工作的方针,多年以来,卫生室坚持贯彻方针不走样,抓住“预防为主”这条主线,全面完成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全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000多份。多次开展妇幼保健、老年病、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医改带来的实惠,促进了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精湛的技术、崇高的医德。3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一起与患者在就诊、药品价格方面的纠纷,深得群众的信可。30多年来,陈远智始终把“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曾10余次受到市、县、镇卫生部门的表彰奖励。2015年参加省卫计委举办的“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评选活动”,获得陕西省“三秦最美乡村医生”称号,受到陕西省卫计委的表彰奖励(全省共72人)。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