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用好用活“候鸟专家”人才资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时间:2020-11-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张利梅 杨雁飞)作为榆阳区现代农业专家站特聘的“候鸟专家”徐怀德,每个月都会到榆林市榆阳区的部分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本地特产碗托颜色易变红、灭菌不彻底、灌装封装难等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企业生产也由传统手工生产,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每家企业日生产量由2000份至5000份增长到10000份左右。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柔性引进急需紧缺的“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成为全区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式。截至目前,已有176名国家级、省级“候鸟专家”先后来到榆林市榆阳区开展项目合作、攻克技术难题,他们把大量专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形成了常态化合作、传帮带示范、促进本土人才提升的良性机制。 为了充分激发柔性引进“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创新创业活力,让他们留得住、发挥好作用,榆阳区打破柔性引才固有模式,按“一人一策”“特聘专家”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机动灵活的引进模式,同时打破区域、学历、职称、资历、奖项等限制,每年除协议工资外,贡献特别突出的还给予5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一些引进的高水平学术活动、重点实验室等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补支持,有效激发了“候鸟专家”的“主人翁”意识。 在设立区域内人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榆林市榆阳区突出载体创新,在发达地区设立驻外人才联络服务站,将招才引智的绿色通道延伸到全国各地,用高标准的服务吸引各类优秀“候鸟专家”为榆阳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目前,榆林市榆阳区驻北京、上海、深圳、西安4个人才联络服务站已挂牌运行。 “打破人才服务地域空间限制,积极打造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门户网站、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创建起了柔性引才线上合作的机制。”榆林市榆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勇说,“目前,榆阳区与华为、阿里巴巴等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依托互联网集纳各方英才、强化交流互动的区域优势日益凸显,比如食用菌专家工作站的‘灌木桑黄栽培’微信群里,来自全国的桑黄栽培专家每天都在交流探讨。” 此外,榆林市榆阳区还突破以往引进“候鸟专家”强调“待遇”忽略“效用”问题,以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民生事业项目、重点工程项目等为载体,大力推广“项目+人才”制度。其中,山地苹果抗旱防冻和湖羊养殖试验攻关取得突破、现代特色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陆续推广应用,正是得益于该区立足模式创新,以“项目化管理”落实推进“候鸟专家”权责更加明晰的积极尝试。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