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渭南合阳:北京鸭扶贫产业基地绘就致富新蓝图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景溪剑 王鹏 时间:2020-10-2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景溪剑 王鹏) 陕西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位于合阳县西北15公里处,气候适宜,温差明显,是陕西苹果最佳生长优生区。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破解发展瓶颈,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决定发展北京鸭扶贫产业项目,以果带鸭、以鸭施肥、以肥增收,构建“果—禽—肥”立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

微信图片_20201020150505.jpg

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为破解村集体经济“散、软、弱”的难题,镇党委、政府于2018年9月将各村集体经济整合起来,建立了甘井镇集体经济联合社,形成“镇村联创”集体经济壮大模式。

以北京鸭扶贫产业园为依托,继续流转土地,壮大发展养殖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途径与相关企业合作,大力发展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羽绒厂、鸭饼厂等与之配套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北京鸭养殖基地的后续生产链,持续扩大经济效益。

微信图片_20201020150509.jpg

将全镇690万元扶贫资金整合起来,统一用于北京鸭扶贫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扶贫资金“撒了胡椒面”;打破“产业只能在本村发展”的固有思维,在麻阳社区集中建设养殖基地,归属9个贫困村,一村一个棚,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根据全镇不同区域资源优势,构建“东鸭中果北旅游”产业板块,打造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格局。

微信图片_20201020150513.jpg

通过入园务工、就业岗位、技术培训等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北京鸭扶贫养殖基地,一只鸭子可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1.4元,一棚养7批共7万只,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资金9.8万元;建设有机肥厂,将基地的鸭粪、全镇废弃的果树枝条、香菇菌棒利用起来,创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环境质量;发展北京鸭扶贫养殖产业,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吸引更多年青人返乡创业和更多投资商来甘井投资,形成良性互动,为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庞阿倩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