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延长土石山区路通了 种植+养殖的致富路也通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贺秋平 时间:2020-09-18
![]() 妻子患病常年需要人照顾,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不能出门揽工、土地广种薄收……一家的生活重担压得陕北汉子王成发喘不过气来。好在,黄河沿岸的扶贫好政策来了,交通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家里因病因学致贫 连最起码的生计都成问题 延长县罗子山镇寨石村属于典型的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该村年过五旬的王成发家中四口人,属于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家庭。前些年,全家人居住在土窑洞里,收入微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妻子因身体原因身边离不开人,女儿和儿子要上学,我一个人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揽工,前几年种地一年也没什么收入,连最起码的生计都成问题。”王成发说。 令王成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向亲戚朋友们筹借的。好在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学习和生活上都很独立。 种植+养殖+公益性岗位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王成发一家人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贷款发展花椒、红薯等产业,同时发展养殖业,家里的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 目前,王成发的两个孩子都走进大学校门。考虑到王成发不能外出务工,寨石村委会聘请他为公益专岗,一年有7200元的收入。 “家里现在有20亩花椒园,因为是幼园,收入目前还不稳定,收入主要靠养羊。”王成发的妻子享受到医疗扶贫政策,家里的开支大大降低。同时,通过搬迁政策,家里还新建了房子,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现在日子有了盼头,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王成发说。 在寨石村第一书记薛朵朵看来,这个黄河沿岸的村子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交通起了关键的作用。“因为在黄河岸边,寨石村的温度、降雨等都不适宜种植苹果,全村基本都在种植花椒。”但因为交通不便利,价格和销路一直影响着村民的收入。通村路修好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成发挺不容易的,要照顾妻子,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但即便生活不易,他一直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脱贫的内生动力很强,这一点很不容易。”薛朵朵说。 编辑:庞阿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