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朱存绪的 “负翁”翻身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陈慧娇 时间:2020-07-0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慧娇)夏日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朱存绪的猪舍屋顶上,看起来有些刺眼。


59岁的朱存绪正在猪舍里给下崽的母猪拌食,汗水从额头流到眼睛里,也顾不上擦一下。老朱幽默地说:“钱里面有火哩,把人烧得越干越带劲……”

在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高家湾村,村民都说原来靠东挪西借过日子的朱存绪翻身了,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当了市上的脱贫标兵。


对老朱来说,最近家里更是喜事连连:一次卖掉20多头肉猪,收入7万多元;一头母猪下了7只小猪娃,按当下的行情能卖1.5万元左右;给儿子在宝鸡买了一套新房,前几天刚付了16万元首付款……


11.jpg

一桩桩、一件件,说起这些喜事,老朱笑得合不拢嘴:“确实翻身了,日子越过越好,咱的心劲越来越大,整天忙忙碌碌但一点都不觉得乏。”


这么能干的一个人,以前日子咋就过得那么艰难呢?老朱说,提起过去,那是一把辛酸泪呐——


朱存绪所在的第四村民小组,有十几户村民,都住在高家湾的山上,交通不便,吃水困难。尤其他还有关节炎,一直走路腿疼,当年为了找个媳妇,从十几户村民家借粮,每户二三百斤,一共借了3000多斤粮食卖了2000多元,才娶了媳妇。


“你问为啥借粮不借钱,那时大家都没钱啊,左邻右舍看咱可怜,就借些粮食帮我娶媳妇,媳妇还有点智力残疾,跟前离不开人。”朱存绪说,“现在看2000多元是个小数目,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可是一笔‘巨款’哩……”


22.jpg

从娶媳妇开始,朱存绪身上就背上了债务包袱。后来有了两个儿子,还要上学,旧账未还又借新债,大半辈子就是一个“借”字,真是借了东家借西家,朱存绪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


“现在把账都还清了。”朱存绪说,“真的要感谢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从2016年开始,在各方帮扶下,我开始养猪,到现在发展到80多头的规模,这几年行情也好,年年出栏年年有效益,现在把以前的欠账和养猪起步时借的钱全部还了,无债一身轻……”


让老朱最高兴的是,他还享受上了移民搬迁好政策,国家补助一些,他自己掏了11万元,住进了山下新建的移民搬迁房,四间平房漂漂亮亮,知足得很!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