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宝鸡雕塑家、画家王战英:让艺术具有灵魂的活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小康 时间:2019-06-19

凤凰非梧桐不止,夕阳非西天不落,长江非东海不入,而我非你不可。用这句话来形容王战英50年来,他对艺术的追求最为妥当。他对艺术的追求可谓是醉生梦死,执着而坚定。他时常讲,要把艺术融入生命,为艺术注入灵魂。他的雕塑、写意人物画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王战英,陕西宝鸡人,生于1964年9月,陕西省美协会员,宝鸡市雕塑学会主席,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有《北首岭博物馆群雕》《宝鸡展馆雕塑群》《钓鱼台太公像》《城雕炎帝像》等主题雕塑。他的中国画写意人物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他沉稳内敛,双眼深邃而透彻,身上带着一股金石之气,言行间透露着匠人所特有的不卑不亢,这是多数人初见王战英的第一印象。今天,让我们走进王战英的艺术人生,了解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不忘初心痴迷绘画 执着艺术书写人生

艺术人生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苦行僧般的执着。王战英自幼喜爱画画,用他的话说,他画画的时间比他说话的时间早。万事阻挡不了对艺术的酷爱,他没日没夜,一有空闲就画,就揣摩,废寝忘食。天不负人,他的艺术人生终于迎来了曙光。1989年,王战英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便毫不犹豫的辞去了让人眼红的国营“铁饭碗”。从此,他沉醉于雕塑的艺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凭借艺术上的天赋和陕西人“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学业有成。本科毕业后,他徘徊过,迷茫过,终究为了心目中不可磨灭的艺术梦想,放弃了安逸舒适的工作,投身于北首岭博物馆新石器时代遗址群雕中,一晃就是7年,痴心不改,他决心要让早期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重现光辉。

 

雕塑就是他的生命,艺术就是他的人生

1992年,王战英创作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型石雕,为宝鸡著名景区钓鱼台雕刻姜太公石像。王战英所雕刻的姜太公石雕昂首阔挺胸,身着道袍,后背文卷,长须飘胸,踌蹰满志,一幅仙风道骨,济世救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威武形象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还原一座栩栩如生的姜太公石像,王战英夜不能寐,饭食之无味。他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姜太公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并数易其稿。别人笑他痴,笑他傻,可他认为,只要给雕塑赋予生命力,他的灵魂就会给人启迪,让人有种浩然正气,涤荡于胸,油然生出一份敬佩,这种作品便会长久于世,是金钱所不能代替的。

凭借对艺术的那股认真追求和执着,王战英先后受邀为新疆石河子市文化主题广场创作军垦文化雕刻;为乌兰察布集宁区创作城市雕塑凤凰;为宝鸡市凤翔县东湖南广场雕刻神农炎帝石像等,他将中华民族团结、和谐、奋斗的精神溶于雕塑,将雕塑刻画的栩栩如生,时代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王战英告诉记者,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要用艺术反哺生活,让艺术服务生活,为群众带来美好的向往。他曾经好几次,拒绝了上百万元的雕塑,卖家用早已设计好的图纸来找他,他认为这些设计死板,不能完全体现雕塑的时代性风采,便婉言谢绝。雕塑就是他的生命 艺术就是他的人生 他告诉记者,不能因为金钱,糟蹋了艺术。

思想是艺术的灵魂 让绘画更具生命力

王战英始终追逐他的艺术人生,他认为一件成功的作品,它是有血有肉,具有生命力的。为了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构思,他经常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冥思苦想,翻阅大量资料,寻找启迪和灵感。为了给纪念建国68周年献礼,王战英用了一年时间,反复构思修改,创作了中国画人物作品《追忆》,后称之为《铸魂》。这幅作品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徜徉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用心体会厚重的中华文化,体会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珍惜,要牢牢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这幅作品承载了厚重的历史题材,抒写着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爱,背景融入了老宝鸡那条曾经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旧街——马道巷、工厂下班潮中骑自行车回家的车队,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革命战士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用生命和激情谱写的壮丽篇章。现代化的景象让人们欣喜城市的沧桑巨变,横亘在马道巷上空的铁路,在王战英眼里有着太多说不完的故事,将对遥远时光的追忆寄托在故乡的生活之中,在这种寄托中找回自我、找回过往、找回宁静、找到自信、自强的归宿。这幅作品将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互相交汇,增加了绘画的视觉效果,也赋予了绘画新的生命,让人有一种沉浸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洗涤我们的灵魂,铸造我们的魂魄。

“一身红袍血染成,手持利剑斩妖魔”。王占英酷爱钟馗,他画的钟馗,铁面虬鬓,一身浩然正气,刚直不阿,一种威武之气跃然纸上。他的人物国画,来源于他扎实的速写功底,他让画笔随着心灵在纸上漫步,把一己之思融入笔端、跃然于纸上,在静谧中,使身心与艺术的交融,心与绘画的碰撞。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人物画之风韵,又不失民间艺术之淳朴,神威逼人,活灵活现。

成立宝鸡雕塑学会 让更多人融入艺术

王战英一直坚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助推艺术的沉淀。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战英开始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当时所处的时代。他认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关怀,于是决定捡拾起来,对自己的民族、生活的时代、个人的情感负起艺术的责任来。为进一步繁荣和推动宝鸡雕塑艺术的发展,团结宝鸡市雕塑艺术工作者,做好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工作,2010年5月7日,由王战英牵头正式成立宝鸡市雕塑学会。宝鸡市雕塑学会在宝鸡美术家协会的领导下,主要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受美协委托,参与和指导社会性的雕塑活动。学会于2012年7月12日举办《“仰韶文明在宝鸡——北首岭人”主题文化暨宝鸡市雕塑学会第一届作品展》展出作品18件。

毋庸讳言,画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有更多的人喜欢。王战英的作品将高贵与清新的纯朴集中在人物形象上,赋予朴素以尊严、赋予平淡以华丽,赋予优美以厚重,赋予万物以灵气。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如今,王战英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艺术反思获得了今天这样一种自由的、不为潮流所动的创作状态。但他不满足于此,他要将更多的美好带给普通大众。

他是一个为绘画而“痴”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将雕塑坚忍不拔的品质“刻”进了心里的人。热爱某个事物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我们相信,三秦大地会因王战英这样的艺术家如花木般蓬勃生长,持续不断的创造美。若干年后,当其它事务已经化为泥土间的化石或古墓里的石像时,它依旧静静地守候在那里,陪伴你诗意的栖居。

编辑:木木 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